第1228页

就算如此,蒋义也还是安排了轮值人员,哪怕是张瀚觉得不需要,身为护卫首领,蒋义还是坚持要这么做。

风很大,经常刮起漫天的白雪,极目远眺也看不到二里路外的情形,这样的天地之威下,人力显得相当的渺小。

跟随张瀚南下的有过千人,因为考虑到恶劣的天气没有马车随行,千多人的骑兵还有多出来的负担辎重的二百多匹马在风雪中拉出一条长长的队列,前面的人踩出来的脚印没有一分钟就看不到了,这种情况下迷路就几乎是死定了,所以人们排列的很紧密,以两条纵队的形式行军,这样分别能看到左右两侧,如果有人体力不支滑倒了也不会被抛下,最后排的人也能互相帮助,当然被安排在最后的人也是体力最好的人,而且多半是队伍中的蒙古人,他们对这样的极端天气要更加能适应。

更好的就是在越过千里长途之后,风雪终于变小了,而且开始有火路墩的出现,这应该是秋季的时候辎兵们在路途中修筑的。

第1263章 辎兵

在十一月月底的这一点,抵近青城七百多里地的地方,张瀚一行走过大风雪的恶劣天气,天空蓝的没有一丝杂质,在这个时候,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第一个火路墩。

这个火路墩明显是刚修出来的,对应的路线就是直抵却图南城,也是从内蒙往外蒙的一条纵贯西北的斜线,这个火路墩在鄂尔浑河的下游,沿着河流能走几百里,然后就断流了,成了若有若无的小溪和海子的集合地带。

对青城来说,现在修筑的最西北端的火路墩就是眼前这个,在没有道路四野寂寂的雪里之中修筑出这样一个建筑来,完全就是勇气和智慧最完美的象征。

火路墩不大,周围三百步的样子。

和所有的火路墩一样,修筑在一个较高的坡地之上,中间是筒子楼一样的墩堡,四周是厚实高大的围墙,在围墙里也有射孔,在外围还有一些拒马和陷马坑一类的防御设施。

如果有河流的话可以引水弄出一条护墩河,环水除了可以防御敌骑,还是墩堡饮水的来源,相当的经济合算。

可惜这个墩堡四周没有河流,只有在外围布置了大量的拒马鹿角和陷坑,想顺利的抵达围墙也相当的困难。

这些东西都被积雪覆盖了,不过一样可以发挥作用,蒋义带着两个人走向墩堡,小心翼翼的绕过那些东西。

在接近并交谈之后,三层楼高的墩堡里响起了礼炮声,接着全部十二个辎兵一起从墩堡里走了出来,走到大队骑兵旁边,排出了标准的检阅阵形,等候张瀚的检阅。

这支队伍实在小的可怜,在大开院墙门之后,看到院子里有搭好的车棚和马棚,天气太冷,马棚里堆着一些干草,马匹却是被牵到墩堡的第一层里去了。

那里向来放一些杂物,有时候在恶劣天气里也会把马放在里头,也可能会有一些墩堡里士兵们自己养的小型羊群,或是两三只狗,也可能会有一群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