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页

声势弄的这么大,雅非高第所愿,然而,这一趟又是非来不可的……高第其实并非阉党,他是在地方上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从知县到布政使,再到巡抚,再任兵部右侍郎,然后转左侍郎,到了这个时候,这位万历十七年就中了进士的科场老前辈已经年过花甲,自觉精力衰颓,而且朝中氛围不是很好,有识之士要么去地方,要么在南京任闲职,或是干脆致仕了事……高第就是选择在天启五年致仕了,为官三十多年,已经感觉相当的疲惫,不想再继续辛苦下去了。

然而官身不由人,曾经的国家大员是没有太多人身自由的,返乡未及一年,诏书就接二连三的送到高第乡居之所,辞了三次之后,又有第四道诏书,而且措词越来越严厉,高第知道,朝廷是下定了决心,这一趟的差事,非自己可以推辞了。

高第是魏忠贤等人强行推举上去,又是魏忠贤示意来自己府邸拜见,魏府门政并没有为难,直接放了他进来。

第1236章 会面

魏府门房就是一般人家的大花厅似的感觉,入眼看去都是绯袍大员,或是朝中侍郎京卿,或是外放的巡抚道员,四品黄堂虽是绯袍,却也进不得这样的花厅内等候。

厅中各官自有一种傲气,谈论起来也多是赞颂之语。

高第这才知道,厅中颇有一些认了魏忠贤为干爹或是干爷爷的官员。

甚至攀附不上魏忠贤,就攀附王体乾等权阉的,或是攀附许显纯等人。

有个兵备道说道:“为何不去奉承首辅大人,下官感觉首辅大人也是与魏公公极亲近的。”

一个参政面露不屑之色,冷冷的道:“内阁的阁老们当然也攀附魏公公,否则哪有立足之处。然而魏公公只是用他们,并非信他们,真正信的还是许大人等人,我等岂可舍近求远。”

众官无不赞同,均道这参政所言极是。

高第也知道魏忠贤有一帮相当忠诚的心腹党羽,以王体乾,田尔耕和许显纯等人为代表,这些人要么是太监,要么是锦衣卫堂上官,都不是经科举得官的文官。

在魏忠贤的核心权力圈里,这些非主流的太监和武职官员才是其最信任的心腹,至于顾秉谦和魏广微等文官大佬,原本就有自己的利益圈子,比如原本就是三党成员,他们投靠魏忠贤除了是被东林党逼迫的无路可走之外另外的考虑就是为自己谋求更多的利益,他们当然是视魏忠贤为共主,然而共主之外也是有自己的利益小圈子,比如出身浙党的徐大化,除了效忠魏忠贤外也别有心思,前一阵就想劝魏忠贤将方从哲请回来,其心思相当诡异,这种事情也使魏忠贤深刻明白,文官各有心思,办事还颇多顾忌,真正能靠的住办事还得力的还是得宫中依附自己的太监,还有在外掌握锦衣卫的武臣。

对这些来求见的外官来说,去找顾大佛还不如找许显纯,对后者来说只要捧着银子上门就一定替他们做事,不象内阁的阁老们还要讲究个形象,吃相不能太难看。

高第并不出声,然而内心感觉一阵悲凉。

什么时候大明的官员成这般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