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页

一队队的火铳手和长枪手都列队走上港口,接受百姓雷鸣般的欢呼声,也接受孙敬亭在内的大人物们的检阅和慰劳。

士兵和军官们的心情都很愉快,这一仗打赢了,赢的毫无争议,封锁破除,台湾这边会迎来猛烈的发展期,他们的待遇必定会提高,而且会有战功记录,台湾行军司这边的功劳也会抵折成土地,到时候是要草原的地还是台湾的地,也是随意。

对很多人来说要哪边的地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因为土地都是公司雇佣人手来种,就算分给百姓的地也是统销统购,军官们分配的土地是按粮价来折抵成现银分红,地在哪儿,什么人种,相信有不少军官压根也不知道。

这是张瀚的防患之策,现在立有大功和在高位的军官不少了,没的早早的给他们几千上万亩的地,几百上千的佃农,早早养出一堆军阀将门出来不成?

只要有土地封赏,折银分红,这些军官和立功的士兵们就不会介意,有银子拿,名义上也有自己的土地,还不需要劳神费心,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

俄罗斯人也看到了跳荡战兵身上的斑斑血迹,杰日涅夫一征,接着就是也低了一下头,无论他们在海上指挥时多么费心思,胜利终究是要这些披甲之士的奋勇争先不惧死伤才能获得,就今天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杰日涅夫觉得换上哥萨克上,未必就能轻易粉碎荷兰人在甲板上的抵抗,未必就能一下子将四艘船全部抢到手中。

帆浆船是出乎不意,再有海战就不会这么便宜了,有了防备的话,帆浆船还是能用,就没有今天这样突出的战果了。

大半人员下船之后,海面上还是不停的有船归来。

除了沉没的新平堡号,先拖回来的就是镇虏卫号和几艘受损严重的商船,然后是自行回港只用两艘小船矫正航线的纵帆船。

看到纵帆船后,人们都是鼓掌喝采,今日之战,观看者不少,纵帆船的表现有目共睹,当得起一艘十几万两白银的造价。

当然那是开拓之初的造价,现在一艘纵帆船如果还是四百多吨级别的,应该六万左右就造出来了。

若是六百吨以上的,怕还是要十几万两,千吨级的,当要二十万到三十万两一艘。

越是大的,就越昂贵,英国人造海上君王号可是用了好几万磅的英磅,等价白银也是好几十万两。

帆浆战舰已经自行停泊好了,人们没有看到,不过不影响人群中议论的声响,很多人奇怪为什么跳荡战兵过来了,帆浆船却不过来接受人们的欢呼,在很多人心里,有帆浆船这样的利器,再次打败荷兰人根本不在话下,他们并不知道那几艘船是易耗品,而且限制很多,只有天时地利人和俱齐备了才能发挥作用。

再下来就是几艘被俘的战舰,六百六十五吨的艾赛湖号,六百六十七吨的克鲁宁辛之屋号。

和还在燃烧还有残火清晰可见的巴达维亚号一样,这两艘船都是巨舰,舰炮诸多舰体巨大,两艘大舰也是和记未曾拥有过的巨舰,虽然和记现在有帆浆战船,有纵帆船,但毫无疑问的就是眼下这两艘巨舰是台湾行军司在此次海战中的最大收获,完全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