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页

这是一门三十六磅炮,和记火器局在李庄的出产,炮身所有配件在内重达五千八百斤,炮身相当的沉重,为了将其从李庄运到天津用了好几辆马车,到天津之后就上船,和另外十几门炮一起直放台湾……今日这门新铸的火炮终于要参加实战了,郑芝龙心中充满企盼……

火炮发出了怒吼,郑芝龙离的近,感觉耳朵都被震聋了一样,巨大的火舌从炮管中喷射而出,发出明艳之极的光芒,三十多斤的炮弹是何等的巨物,一个瘦弱些的人抱着都吃力了,就算是壮汉般的炮手搬上十几轮也会大汗淋漓,非得换人轮抱方可坚持。

炮组成员的动作相当的娴熟老练,这些炮组都是从李庄到青城一带调过来的,都基本上保持着完整的建制,不仅操炮的熟练度很高,彼此的配合度也是极高。

郑芝龙想:仅从炮组来看,足见军司这半年来对台湾的支持力度是加大了许多……

第一颗炮弹呼啸飞掠而出,在和记水师炮组发炮的同时,还是有十余颗炮弹一起打过来,有四颗落在这边的船身上,木制帆船上到处都是木屑和零部件被打的飞溅而起,有十余名水手受了或轻或重的伤害,军医紧急出动,就在甲板上对重伤水手展开急救……

这些都是演练过的,每个人都熟知自己的岗位,一切都相当的熟练。

一个俄罗斯人这时大叫了一声,郑芝龙的俄语很好,他听到是俄罗斯人在夸赞这些水手和陆战官兵的稳重不惊……

“老毛子,这何需你说!”郑芝龙心中充满着自豪感,这时他看到那颗重炮的炮弹在敌船侧边数十步外落水了,心中感觉一阵遗憾。

这时第二发炮弹也打了出去,炮组的动作相当的娴熟,发炮的速度比打发火铳可是要快的多,十几人伺候一门炮,比单人打放火铳若还是慢,那就真的很值得惭愧了。火炮两分钟可以打放三发,似乎现在还要快些,郑芝龙转念之间,第二发就打了过去。

在炮组发炮之后又是不久,这一次对面又是十二门火炮陆续齐射打放过来。

郑芝龙按刀站在船尾楼的舷侧,手按腰刀而立,眼睁睁看着对面火炮打放,炮口喷出火舌,浓烟猛的冒起来,然后可以看到火炮猛的向后退,因为预留了火炮退位的空间,对面的荷兰人都让开了一下,等火炮后座力消失之后,再上前擦洗清膛,装填药包,塞入炮弹,用推杆推紧,使火药动能打放时的威力得到保障……对面的侧舷之内隐约可见人影奔走,虽然看不太清楚,但这是显然之事,和记这边的二层甲板之内也定然是这样的情形。

除了船尾炮打响之外,商团军的炮组成员都在甲板之下焦急的守候,盖板早就撑开,炮口也推是从船身侧舷推了出来,然而视角之内只有波涛汹涌的大海,还有逐渐远离的平户港口和岸上的山峦风景,也能看到蚁群般的人群,想必是听到炮响之后跑出来看热闹的平户居民和路过的海商,在右侧还可以看到停靠在港口之内的船队,大大小小的商船都有。

一颗炮弹呼啸而至,打在侧舷上,巨大的震响之下侧舷已经受损的地方被砸穿了,炮弹直入船舱之内,又呼啸向前,打在另一侧舱壁上,发出巨大的砰响,还好炮弹是九磅炮,力量不强,未能再穿舱板而出,炮弹在舱板地面上旋转着,冒着白烟,地上有一些碎木屑,在高速旋转又高温的炮弹转动下冒出了明火……

一个炮长急速跑过去,将一桶水倾倒在炮弹上,炮弹发出嗤的一声响,冒起一阵白烟,刚冒头的明火也被浇灭了。

炮长额头流下汗珠,有害怕,也有庆幸,也有自得。

还好处理的快,也是早就有预案,炮弹不会爆炸,但引发的明火再把舱内堆积的药包给引燃了,那就是一场灾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