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页

刚刚的情形,这些平时都在各司办事的官员和吏员们也相当的感动,和记是不讲文贵武贱的,几个军司的大佬都是军人出身,军司的官员要是愿意也能放出去当军官,每个军司成员都要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所以和记算是文武一体,眼前的情形,对每个人来说都可以感同身受。

孙敬亭又看了好一会,他的身份当然知道台湾那边的造船计划,从造五十吨左右的商船,再到一百六十吨和二百来吨的纵帆船,现在已经开造四百五十吨到六百吨的大船,技术上的难题相当的大,杰日涅夫他们在托木斯克试造的也只是一百多吨的帆船,造船不是说把船身扩大几倍就能获得大吨位的船只,其中的细节变化很多,一艘大型风帆战舰,其帆索复杂程度是后人想象不到的,光是一面帆就需要几万个针脚,一条大船光是大小不等的铁钉就要用十万枚以上,杰日涅夫他们开造大船已经很久,但除了火炮已经就位之外,大船成型下水的时间还遥遥无期。

“这么多人力,这么多人的心血……”孙敬亭摇摇头,想到台湾那边的进度,不觉有些心生不满。

在来此之前,他对这一切还没有太深的概念,但此时孙敬亭恨不得台湾那边立刻造出多艘大船将荷兰人打败,赶走,这样才对的起眼前的一切。

而孙敬亭也明白,今日之后,自己必须以全新的眼光和心态来面对海上的这些事,所谓的樯橹飞灰烟灭,自己想象中的赤壁之战那样的水战,恐怕与海上之战完全不同,现在的海战,不仅是打的火炮而非弓箭,打的是整体的实力,比如眼前这情形便是明证,和记也要造坚船利炮,也要称雄海上,眼前这一课就免不了要补上,如果搞蚁多咬死象,几千艘小福船带着几万将士也能打,但就失了张瀚的本意,张瀚要的不是近海防御,而是未来能称雄海上!

这种布局胸襟,孙敬亭思之悚然!

他只是奇怪,数年之前,张文澜只是一个未见过海的生长在内陆的少东主,如何又能明白眼前这一切,孙敬亭自己在未亲眼看到,未在海上随波浮沉之时,是万万想象不到大海之上的情形究竟如何的。

“文澜,真是天授之才。”一念及此,孙敬亭心怀激荡,忍不住低声轻语起来。

……

“你就是刘伯镪?”

“生员便是。”

“嗯。”

眼前的头顶方巾身着青衫的生员大约四十左右,身材瘦高,面黄肌瘦,说话时低头作揖,神态相当恭谨,一点儿也没有大明生员的张狂和骄矜,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逃难生员,近半年来由于辽东的大屠杀,大量的辽民逃亡,多半是往宽甸和铁山皮岛方向跑,也有一部份大胆的往三岔河这边跑,过了河就是锦州和大凌河堡等明军堡垒区防线,也就算是得救了,但由于这一路是后金的核心统治区,加上防范明军,驻守的牛录很多,想在这条路逃出生天是当真不容易的事。

这个刘伯镪就是跑出来的生员,也是命大,毕竟屠杀的第一波就是生员,几乎没有几个生员逃出性命。

问话的则是辽镇总兵官马世龙,他是西北将门出身,对蒙古的战事中打出了威名,十几年前就为孙承宗所知并欣赏,孙承宗认为马世龙是难得的将才,不象普通的总兵将领只知道提刀砍人,比如战死的贺世贤和前任的蓟镇总兵张臣,还有杜松刘梃一类,都只是马上厮杀的莽夫类的武将。

马世龙不仅有武勇,也擅长布局指挥,也就是长于大势,这一点才是孙承宗最欣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