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页

潘家口一带的墩堡均是戒严,潘家口上兵马云集,一个参将并三个游击,五六个守备齐集关口之上或是于其下戒备,同时开始向昌平和京师一并告别。

自嘉靖年间因北虏屡次入边,设蓟辽总督之后,蓟辽总督乃成为大明最重要的总督之一,其管辖的地域西抵大同镇内长城边界,东至辽东,管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大巡抚防区,也就是后世内蒙部分地方,山西部分,河北并天津全境和大半个辽宁省皆在蓟辽总督的防区管辖之下,其实西至大同,东抵山海辽东,都是为了拱卫屏障京师,蓟镇为最为核心的防区,蓟辽总督在春夏时驻节密云,防秋时驻节昌平,当狼烟烽火燃起的时候,身在昌平的蓟辽总督吴用先也是第一时间接到了塘报。

相信在同一时间,塘报也急速向京师一带行进,这般大事不是蓟辽总督可以专断的,当然会第一时间报给兵部和直达御前,上达天听。

至于辽东经略督师孙承宗,他主要的地盘就是关门内外和宁远加锦州,当然登抚,天津巡抚等三方布置有关的战区也是归孙承宗负责,一年几百万的军饷也归老孙头划派,权力很大,但真正的辖区并不算大,不象到了袁崇焕时为蓟辽督师,又设保定总督,将蓟辽总督权力削弱极多,而蓟辽为一体后,面临后金绕道入关,蓟镇又变得十分虚弱,最终后金兵连陷多城,围困京师,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局面。

两日之内,不仅蓟镇震动,宣府,大同,辽镇,南抵天津,山东,登莱,都为北虏大举入寇至潘家口之事震动。

吴用先身为总督,只能率督标营亲临前线,往潘家口一带赶去,同时下令前线驻将,一定要打听清楚,北虏此次大举来犯到底是何原因,另外切实查明,北虏是否已经在继续大举增兵,并且一定要沿长城各口小心戒备,需知嘉靖年间俺答汗先是击西路另外诸口,趁着明军大举增援其余各口之时,猛然移动攻潘家口,这才破口而入,大军蜂拥而进,要知长城诸多地方都是建立在险要地方,这也是当时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分界线上特有的地理现象,象西部长城北边多有戈壁沙漠,或是盐池一类险滩,要么就是在河套区域,到了陕西山西河北一线,则长城一线多为崇山峻岭,到了辽东亦是如此,长城多沿辽河河套区域建筑,多是险峻要紧地方,所以只要把守好要紧隘口,敌骑很难从长城线上翻越,纵然守兵不多,但骑兵还要翻山越岭再爬墙,可能性太小了。

第963章 士风

昌平城中,几乎是一日数惊。

很多士绅第一时间就接到消息,一两日内,消息确实之后,开始有大量的官绅带着全家老小离城而去。

史从斌从客栈出来时,正看到西门那里堵着,人山人海,不仅有套着大车举家出逃的士绅或富商大户,也有相当多的推着独轮小车,或是挑着扁担的平民小户人家。

真真是扶老携幼,城门口一片混乱,普通的百姓都是尽可能的将家当都带上,纵是士绅富户也是尽可能的把浮财都带在身边,加上随行的小厮仆妇丫鬟一类,平时都不太出门的女眷在城门处也是与平头百姓挤着,香汗淋漓,惊叫连连,很多大腹便便,穿着长衫长袍,戴头各色头巾帽子挤在人群里,他们有马或是大车,但在城门处只能下来挤着走,他们白净面庞上满是汗水和惊惶之色,因为体能不佳,多半挤的气喘吁吁,还得惦记着保护自家的女眷,倒是那些面色黝黑或是焦黄之色,看着颇为瘦弱的平民百姓,妇人抱着小孩,男子推着小车,走起来都是沉稳有力,并不太过慌乱,便是白发老人或是留着双角剃着光头的小孩,也是比富户家的要灵活许多。

“三兄,三兄,我在这里。”

史从斌沉着脸看城门处的情形,不提防城门处有人在叫他,他吃力的在人群中看过去,才看出来是这一次带出来的一个本家远房兄弟,不知怎地被挤到人群里去了。

史从斌只能也走到人群里外围里去,叫几个从人帮着把堂弟拉出来。

这时不免听到不少对话,都是士绅们交流信息,众人对大局如何都有揣测,但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消息。

有人道:“总督大人出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