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页

特别是与俞咨皋的交结也算十分顺利,这个北方来的青年展现出了很多优良的品质,不畏艰难,胆大包天,开始的时候在船上和岛上都闹过笑话,几个月下来,海风将李平之白皙的面孔吹黑了不少,同时也叫他得到了明军水师官兵的认可,至于俞咨皋,原本就是看在巡抚郑国昌的面上才接纳李平之上船,几个月功夫下来,老俞头对李平之也是十分欣赏,态度也是相当的友好亲近了。

眼看众人要紧张,李平之笑道:“诸位莫慌,这是我们和记的海船。”

和裕升在南方的存在几乎不为北方人所知,朝廷知道的仍然是李旦,李国助,刘香等海上巨寇,和裕升只是号称有海船在南方做海贸,这在北方的大商人中不常见,但也不是没有,朝廷也没有把心思放在这边……谁都知道南方的海面是李旦的地盘,和裕升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只有福建本地的人才知道和裕升已经明显冒起,在这两三个月海面上到处可以看到和裕升的商船和战舰,和记与李国助的海上力量彼此合作,已经将闽浙沿海和往日本的航线牢牢控制在手中。

第922章 示威

“这是你们买的上次海战俘虏的夷船?”

俞咨皋一身灰色短袍,意态闲适的走了过来。

海岸边风浪不小,大大小小的浪花涌向岸边,拍打在礁石和沙滩上。

几十艘小船正在打鱼,澎湖原本就是福建沿海重要的渔业基地,岛上十人有九人皆是渔民,只有少数人在岛上安家屯垦,因为朝廷在此只设一守备,官府和士绅的力量不强,在这里安身反比在对岸要舒服一些。

只是岛上风大,寻常房舍在季风来临的时候根本撑不住,一场大风就能把百十间屋子吹翻,后来岛民吸取教训,一律以石块垒屋,才算勉强在这岛上安下身来。

俞咨皋住在娘后宫附近,福建人都信妈祖,澎湖岛上也有娘娘庙,仅有的几幢大屋皆建筑在庙宇四周。

虽然住的比普通士卒要舒服的多,俞咨皋脸上还是一脸的苦闷。

迄今为止,各种开销物资已经花费十五万两之多,在福建一省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巨款,可想而知郑国昌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而这压力当然也会转换成更大的压力压在俞咨皋身上,老头子一脸苦色,想来这压力定然令俞老头扛起来也吃力的很。

“回总爷,”李平之笑意吟吟的道:“正是那夷船,官卖之后,我们买下来着工匠修复,修了两个月,总算是又能下海扬帆了。”

这艘被俘的战船应该是排水一百六十吨左右,在澎湖的福建水师全军近二百艘船中也是最大的一艘,俞咨皋看着也是有些眼热,他看了看大船,说道:“这船我们福建的工匠也没几个会修的,也难为你们能找到能修补的匠人。”

李平之笑而不语,台湾那边有杰日涅夫一帮人,还有从澳门和南洋一带雇佣的能修盖伦船的工匠,眼前这艘荷兰船受创不重,修补起来根本毫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