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页

每个将士都很沉默,但眼中的兴奋之意也是十分明显。

接近子夜的时候,李守信等军官看着常威,等候着军令。

“出发,按军令执行。”

“是,全军出发,按军令执行!”

李守信古板的军人面孔上,罕见的出现了一丝兴奋之意。

他从矿工士兵身份入伍,后来跟着孙耀一路升迁,在草原上立功后当了守堡官,集宁堡守堡一战,奠定了他在和裕升体系内高级军官的基础……矿工出身的现在就是两人身居高位,一个是参谋司的司正孙耀,另一个就是带着野战部队,指挥整整一个团的李守信。

上岛之后,一直在扩大防御圈,和台湾土人多次交战,但那些都是连北虏都不如的蛮夷中的蛮夷,蒙古人好歹还有文字和象样的上下层体系,也有战时动员和平时养牧的国家层级的体系,虽然粗糙,但毕竟是建立过大帝国的民族,自有一些文明核心的内涵在。

台湾的这些土人就十分野蛮了,没有形成文字,也没有象样的社会体系,完全还是一个个野蛮的最原始的部落社会的结合体,他们有限的社会文明也主要是移居台湾的汉人带过来的,但所得十分有限,在和裕升往内陆扩张的过程中,最大的抵抗不是来自于一直的假想象西班牙人或是荷兰人……荷兰人的势力在大员,西班牙人的目标是台北的鸡笼和淡水,目前为止在陆地上双方都接触不到,原本第四团上岛是打算在陆上横扫,后来才知道这是想当然的妄想,这个年头的台湾岛上压根没有路!高山土著又有强烈的领地意识,彼此间很少交流,更不要说修路通商往来了,从台湾一路过去全是未开发的蛮荒地带,到处都是密林和灌木,全部是处于原始森林的状态……想象一个这个时代台湾最大的出品物品是鹿皮鹿肉鹿肉,就知道这岛上的情形是怎么样的了。

沿海地方主要是草地和矮小的灌木为主,适合做早期的殖民开垦,越往里去就越困难。

第四团上岛之后,就是一直在帮着移民扩大外围区域,顺道震慑了当初很盛气凌人,把常威等人当部属看的颜思齐,然后就一直闲着没事了。

从内陆推进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大规模的几万几万的移民过来,一路垦荒过去,不然的话几千人在原始森林和大山里翻山越岭往台北,简直就是发疯。

想攻击只能从海上,在没有控制海权的情况下,也是发疯。

这也是皮岛上的第十二团迟迟没有过来的原因……来了也没啥用,除非把战兵当辎兵和开垦的农民来用。

从李守信到军政官刘洪,再到团副指挥刘近义,卢大富等人,全部都闷的发慌,感觉在这温润的岛屿上都要发烂发霉了。

军令一下,军官们都在队列最前。

两个半大队以连纵队形式分散开来,在往前行进的时候,各部队的参谋人员按事先的部署规划路线,队伍走的更分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