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页

一场激烈的小规模海战终于打完了。

岸上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有人还放起了鞭炮,噼里啪啦的象是刚刚的火铳声响。

大量的小船往岸边过来,人们敲锣打鼓的迎了上去。

郑国昌心中甚是感慨,刚刚短时间的交战十分激烈,水师与荷兰人都已经尽力搏杀,双方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这一点和陆战似有不同,海战最终很难打成陆战一边倒的局面。

“对了,”郑国昌对幕僚问道:“刚刚的荷兰船建造的甚是坚实,似乎中炮多发也没有沉没?”

“军门所见极是。”幕僚答道:“不过海战就是这样,除了小船中炮立刻粉碎或沉没外,大船中弹数十发也很难沉,除非跳帮肉搏可以捕获敌船,或是如今日这样,敌船主桅被炮弹砸断,我水师大小船只合围,无处可逃,那就只能主动投降了。”

“原来如此。”郑国昌记忆中的大炮一直是克敌致胜的最犀利的武器,谁知道在海上随便一艘小战船都能挨了几十发炮弹而浑然无事,这自是叫他大开眼界。

“报军门,”俞咨皋精神抖擞的走过来,抱拳抱道:“我水师于海面击败来犯的荷兰红夷海盗船,击退一艘,俘获一艘,计有大炮十门,水手并其战兵七十人,夷首船长名论那,大副牛文来律,如何处置,请军门大人发落。”

荷兰人的名字发音甚怪,也难得俞咨皋短短时间已经将被俘人数和首领的姓名询问清楚了。

郑国昌道:“其船尚能用否?”

俞咨皋道:“船体受创极多,龙骨和桅杆都损坏了,要修复恐怕最少要三五个月的时间,且所费不小,而且荷兰船的内体构造与我们的广东船和沙船,福船都相差甚远……”

“哦,那先放着吧,有人要就官卖了。大炮记得要卸下来,所俘人员先行关押,本官会向朝廷如实奏报,由朝廷发落。”

“是,军门。”

“还有,”郑国昌看着广阔的一望无边的海面,金门岛清晰可见,再往前就是澎湖,可惜肉眼看不到了。他沉吟片刻,用一种十分坚定的口吻道:“下令海面戒严,从即日起,全部沿海地方厉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违禁者,皆斩!”

俞咨皋心一沉,硬着头皮道:“军门大人,海禁的话,可能会影响百姓生计。”

“无妨。”郑国昌道:“曾经禁海二百年,也未见人饿死了。何况这是对红毛夷的战事,时间最多也就三个月到半年,本官不信沿海之人这点时间就能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