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页

而精通各种杂学,算学和几何学过关,对机械和冶金铸造也有兴趣或有一点底子的读书人,那可真是凤毛麟角了,宋家兄弟这样的,在和裕升这边已经可算是顶级的人才。

有个委员一拍脑袋,诧异道:“宋兄今天好象不轮值啊?”

“我是有一份报告要提交。”宋应升笑着将一份报告递了过去。

“原来宋兄居然也有专利了,羡慕啊。”

“宋兄的大才,一定是很值得注意的专利了。”

几个委员的脑袋立刻凑到了一起。

“标题,新的黄铜熔铸法。”

“副标题:锌是一种新的金属,以锌与铜合而熔铸,可得黄铜。”

三个委员抬起了头,小学生一样的看着宋应升。

“宋兄的意思……”最年轻的委员一脸激动的道:“就是说可以弃用炉甘石,直接以这种叫锌的金属与铜熔炼,就可以得到黄铜了?”

“完全正确。”宋应升还是不打算把这个功劳算在自己头上,他微笑道:“这个发现其实是舍弟的功劳,我只不过帮着做了些资料的整理。”

“令弟真是天才。”青年委员夸了一句,接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宋兄也是大才,实在令人佩服!”

“哈哈。”宋应升笑的合不拢嘴,他道:“如果诸位感觉报告没有太大问题,我想提请研究所尽快进行实际的试验。”

“当然。”几个委员一起答道:“我们一定会抓紧时间的,这份报告可以为军司带来巨大的利润,怎敢耽搁。”

“也是。”宋应升慨然道:“听说军司明年的预算紧张,我等岂能不出一份心力。”

财务局那边的预算案肯定不会透露详细的数字,但也是会放一些风声出来,毕竟各部门都会争预算,预算紧张是年年都会透露出去,免得各部门做预算时会狮子大开口,争个没完。但很多人不知道,明年的预算紧张不是狼来了的无聊游戏,而是实打实的现实,军司高层为此十分紧张,中层也隐隐知道一些,虽不详细,但用来表表忠心还是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