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页

“你说的很是。”杨秋一拍椅背,笑道:“谁说妇人头发长,见识短的,你这妇人,头发不短,见识也不短!”

“张先生”就是张永安,上回王心一的事出了,张永安和范永斗一起被抓,后来尘埃落定,范永斗被放归,当然家产再次被毁的一干二净,只是没有杀掉此人,张瀚也自有考虑,范永明已经无法东山再起,不复为威胁,而此人名气又大,杀掉的话在宣大商界影响不好,故而直接放了回去,张永安却没有这般便宜,首先那假奏折就是他亲笔手写,然后此人身份特殊,知晓诸多隐秘,不杀他灭口就算便宜,怎么可能放出去?别的不说,这人要是往京城一跑,到刑部一自首,不知道会弄的和裕升这边多狼狈!

张永安是人七窍玲珑心,早就知道自己的下场和范永斗不同,当然和临时抓差的黄玉安更加不一样,故而在被关押期间就表示要替和裕升效力,他这样的人也算是和裕升缺乏的人才,明面上是没有办法用了,张瀚就直接将此人交给了军情司,近来他在军情司里赋闲,杨秋只叫他做一些笔墨上的事情,但因为放在身边接触的多,反而知道了张永安这种做到巡按幕僚,又有举人身份的读书人,在见识经历上真不是普通的人能比的,杨秋倒是替张瀚感觉有些可惜,张瀚向来不收幕僚,而是以机构代替幕僚的工作,但如张永安这样的人才,象周瑞那样的侍从官,一百人也未必及得他一个。

“去请张先生来。”杨秋对自己的侍卫吩咐道:“叫厨房加几个菜,算在我的公帐上。嗯,你们备菜,我亲自去一趟罢。”

……

张永安不必等杨秋的招待,他此时倒是用自己的俸禄,正在招待一位老友。

吴伯与的境况和张永安差不多,都是牵扯在王心一的案子里,张伯与知道的多,吴伯与知道的也不少,他被从刑部监狱里一捞出来,直接就被京师的军情部份关押了起来,后来张永安在杨秋口中知道了此事,讨了个人情,说是自己手头的事忙不完,请杨秋把吴伯与调过来,两人一起可以互相帮一下手。

杨秋也知道张永安没有太多事情,所谓要帮手无非是讨人情,想了想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便答应了下来。

吴伯与刚从京师被提过来,风尘仆仆,倒是没想到刚到李庄这边就有老友接待,心里倒也感觉十分安慰。

“永安兄。”

“伯与兄。”

两人互相长揖,吴伯与的脸色有些苍白,倒不是心境害怕,他在和裕升体系内很久了,看也看的多了,知道这个体系说一不二,自己说没事就是没事,不用担心有所反复。脸色发白是在京师被关在一个小院里捂的,成天不怎么见着太阳,院落背阴,去年冬天那几个月当真不是很好熬。

“老兄平安至此,愚弟就放心了。”张永安也知其理,倒没有询问过多,他住在军情司大院里头,简单的两进小院,前院用来会客办公住宿,后院则是书房所在,种着些花木和竹子,堆着小堆的山石,由回廊曲折而至三间的书房,清幽青雅,虽然是小,也别有一番趣味。

待吴伯与跟着张永安推门而入时,一个中年仆妇和一个小厮把酒菜端了上来,因是圆桌,两人也不必安上下桌,撩起袍角,对面坐了。

这么一坐,一时却是无话,半晌过后,吴伯与方道:“真真是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我和老兄虽然相隔不久,然而却恍然有百年之感。”

“主要是性命多次在恍惚之间啊。”张永安留着三缕长须,看起来颇有潇洒出尘之感,他以手捻须,苦笑道:“幼时读书,及中秀才,中举人,进士不中,出来为幕客,从未想过居然会落到那般险境里去,对你我二人的考验,心态的变化,又岂能如平时那般轻松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