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太阳升起老高,不过并没有太多热力,天气还是很冷,好在今天风不大,人们不需要裹的太严实,而在这样的天气里在田间走一走,被太阳晒一晒,各人的心情都很愉快。

张瀚走在田间,放眼看去,到处是一望无际的农田,原本有一些村落掩映在林间,因为现在附近的人除了少数留在农田里的,多半的人都在工场或各处替和裕升做工,还有不少人被雇佣北上,村落一下子就空了下来。

张瀚心中也有些百感交集,在后世很长时间才出现的农民放弃土地去做工的事,在自己这里几年时间就达到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和裕升碍于种种原因没有向远处扩张的原因,以和裕升现在的体量又局限在天成卫到灵丘这一带,出现眼前这种情况也并不出奇。

一些老人和妇人用肩膀扛着簸箕,里头是一些粪肥,他们沿着田埂行走,不停的把肥料放在垄沟里,再用锄头把土覆上。

人们见到张瀚,不停的有人在田地里打躬问好,妇人们则是蹲下行福礼。

张瀚时不时的向远方招手,有一群小孩跑了过来,用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张瀚。

张瀚对一个军政司的官员道:“九岁以上的孩子都入学没有?”

军政司的人道:“多半入学了,也有少数人家死活不肯,多半是没有壮劳力,没有做工的人家,他们生活困难,孩子入学就算免学费包两顿饭,这些人家也不合算,七八岁大的娃子已经能做不少活计了。”

张瀚闻言道:“做一个统计,实在是因为困难不叫小孩去上学的,可以再给他们一些补助,娃子能帮衬家里多少,咱们就补给他们。”

第610章 轮种

张瀚转向田季堂,笑道:“老田,你赞同不?”

田季堂苦笑道:“大人做这样的事,历来朝廷和官府都没有人办到,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难道我能反对么。”

张瀚的这个政策只针对天成镇虏两卫和灵丘广灵这核心地方,最远也不会超过灵丘和阳和卫一带,甚至其实就是李庄这核心区三十里的范围内,一年最多开销几千银子,对田季堂的压力还真不算大。

至于叫孩童入学,好处实在太多,人们都很了然。

小孩子从小教养,张瀚时不时的去探望和讲学,学校里当然都是十分尊崇张瀚,言传身教都是把张瀚推在很高的位子上,恩养加宣传,这些小孩读几年书后出来,不论从军,进工场,还是当官吏,对张瀚的忠诚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