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页

……

同样不高兴的人很多,李守信等人,就是很不高兴。

成方走后没过多久,登莱通判王一宁就跑过来找到他们,要求和裕升招人时必须招募携带家小的人员,否则就一个壮丁也带不走。

这又算是东江这边撕毁协议,李守信当然不乐意,跑到总兵衙门求见,这一次连毛承禄也没见到,只有一个叫毛永诗的游击将军跑出来打圆场,李守信等人不管是发怒还是嘲讽,这毛永诗都是唾面自干,怎么说也不生气,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这毛永诗这副模样,李守信等人拿他毫无办法。

其余的东江军的高级将领,不是出巡就是生病,或是避而不见,李守信等人气的跳脚,却也是毫无办法可言。

毛文龙早就带着毛承禄等人巡视各岛去了,问是什么时候回来,当然是没有人说的清楚。

“耽搁不下去了,”军政官聂磊道:“等船到了,我们还一个人没挑,难道放空?”

团军令官刘洪也道:“此事虽然是东江镇无理在先,但考虑一下,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要的壮丁可能不止几千人,把壮丁都带走,全留老弱给人家,似乎也不太妥当。”

聂磊点头道:“就是此理。况且,我们招募丁壮是打仗,妇孺老幼是丁壮的家人,一起带走,士气就不必担心了。另外,台湾那边立了基业,也缺乏人手,这些所谓老弱我这两天跑去看了看,老者无过于五十,幼者也极少襁褓幼儿。”

聂磊叹了口气,说道:“辽民太惨了。”

众人皆是无语,聂磊说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并且深明其中的原因何在。

逃亡路上,短途数百里,长途过千里,有追兵,有雨雪风霜,而且无余财,无余粮,有恶劣的自然环境,有疾病,野兽,还有饥饿,这样的条件下,这些能成功逃出来的难民,除了极少数人外,多半是身体条件十分强壮,抵抗力极强!

李守信拍板道:“事急从权,我们现在要禀报大人,得到回音最少一个月之后,等不得了,一会聂军政军去找毛永诗和王一宁,就说我们和裕升答应他们的条件了。”

这时温忠发冷笑一声,说道:“今日之事,将来咱们必有回报。”

“对!”各人都道:“迟早扳回这一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