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当时的火炮,气闭性和火药都还在原始状态,半蛇铳就是明军仿制的红夷大炮,可重五六千斤,装填十几二十多斤的炮子,有效射程最多也就五六里,十里远可能可以打到,不过效果当然会很差。

“是,常公子说的是。”郑芝龙有意夸大战舰火炮的威力,不料当场被堵回来,他定了定神,又道:“巴达维亚是他们的旗舰,其余十几艘船也多半是这样的规格,可能稍小些,但有些战舰上的火炮数量更多,巴达维亚号毕竟是老船,火炮数量不是很多,有一些新船已经是四十多门火炮了。”

张瀚默默点头,欧洲那边现在是大航海和风帆战舰的大发展时期,一百多年后就迎来了巅峰期,那时的风帆战舰都有百门以上的大炮,甚至有了风帆铁甲舰,一直到蒸汽战舰投入使用,风帆战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十几年后,就是有英国人造出了海上君主号,为了对抗荷兰人,此时的英国人正在拼了老命的造舰,海上君主号重达一千六百多吨,大炮就有一百多门,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往下去的战舰越来越大,火炮也越来越多,威力也是越来越大。

张瀚知道,此时的战舰火炮数量不多,威力也不大,瞄准精度不高,因此给了小型战船对抗的空间,不管是李旦还是郑芝龙,还有后来的郑成功都击败过西班牙人或荷兰人,但他们的打法就是蚁群战法……以人多和船多取胜,郑成功与荷兰人开战时,拥有十余万众,过千艘船,是郑家两代人几十年的积累,就算这样,海战打的坚苦无比,依靠众多火船和水手们的牺牲才赢得了胜利。

这要打法,不要说张瀚等不起,就算能等的起,他也不会用。

第389章 细雨

郑成功身后不到百年,英国人的坚船利炮又来了,那时候中国的海军和水师在哪里?那些小船,看到庞大的风帆战舰和黑洞洞的炮口,除了望风而逃,又复何用?

“一官,你精通各种夷语,”张瀚看着郑芝龙道:“可否能去南洋地界,替我招募能造船的人才?”

不论是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战舰都是在本土制造,包括刚进入亚洲还没有太大势力的英国人也是一样,本土造舰需要的技术和人才,包括木料,资金都很方便,在海外造船诸多不便,所以这些欧洲人在澳门和南洋有铸炮的工场,却是没有造船的船厂,更多的是维修厂,就算是小型的单桅帆船也是在本土制造,只有小型的舢板船可以在南洋制造。

郑芝龙心里清楚,嘴上答道:“造船的人还是以造福船和广东船等各种船的为多,那个要几百人是很容易的事。大人要造西式大舰,那么要用的人就少的多,想来在南洋地界总会有一些,如果大人信任,在下愿意替大人操办这事。”

郑芝龙说话时,甘辉与何斌等人也是眼巴巴的看着。

张瀚这投入,不止百万,可能是得大几百万两,看这位主的意思,几百万银子砸出一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较劲的战舰舰队来。

何斌等人没有一个觉得会成功,他们认为张瀚有些过于自信。

如果不是眼前这么庞大的基业令人如在梦幻之中,这些人简直会觉得张瀚是个疯子。

李旦那样的身份,几十年的时间,也没有攒出一支真正的大舰队来,李旦的中军舰也就是稍加改装,多放了几门炮,还是千方百计改良测试,最终才放心加了这几门炮,那些红毛夷的造船技术和使用软帆的技术,用大炮的技术,岂是容易攻克的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