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页

孔敏行是君子,君子说话便是这般的风格,直来直往,李慎明和张瀚惟有苦笑。

其实各人心里都明白,但这话不宜说出来,若是旁人说了恐怕在场的人要怀疑那人心怀不轨,不过对孔敏行来说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

接下来常威和孙敬亭和李东学等人上来见礼,这几个算是张瀚最强力的文班底,孔敏行和他们也熟识,也没有拿举人的架子,言谈间甚是和气。

“此来确有要事,”孔敏行道:“我们还是进屋说话吧,说完我还要赶路。”

张瀚道:“至之兄你来一次可真是不容易,最好留几日,然后最好到田间转转,我把李祥符他们叫上,跟着你受受指点,如何?”

孔敏行有些犹豫,但想想文巡抚到保定还需一段时间,而李庄这里的农事十分发达,过来的时候孔敏行已经发觉了不少玉米田和番薯田,怎奈耕作不是很得其法,孔敏行看的满心别扭,既然张瀚留他,倒不妨答应下来。

当下慨然道:“若如此,我便留数日。”

“甚好。”张瀚十分高兴,孔敏行可是不折不扣的本时代的超级农学专家,读书人里也有不少看农书的,不过要么是天赋不足,要么是盲人摸象的自己瞎看,哪能和孔敏行这样的宗师级农学专家的弟子相比,孔敏行不仅理论水平高,还在徐光启的天津农场实习过几年,这样的人才可是万分难得的。

可惜的就是孔敏行的举人身份,以孔敏行的身份和徐光启的人脉,就算是举人身份,在吏部“大挑”也能选一个七品知县的官职,只不过多半是偏远省份罢了,一个分分钟能当上正堂官的名门出身的举人,自己这个九品杂职巡检要招揽就是笑话,而且是很得罪人的笑话了。

众人进入房中坐定,孔敏行才将此行的来意说了出来。

他见张瀚面无异色,孙敬亭和李慎明等人也是镇定如常,常威更是一脸坏笑,那个李东学适才没有什么表情,现在看来还没毫无表情……孔敏行心中暗赞,张瀚身边的这些人,只有孙敬亭和李慎明有功名,而且也不是举人,但他们这几个的表现来看,就算是进士又如何?自己在巡抚大人身边久了,读书读傻了的进士官员不要太多!

“看来文澜是早就知道了。”孔敏行道:“看来还是我想的太多,果然文澜的情报收集能力当世没有几个人能比的上。”

“其实也简单,”张瀚笑道:“各地分号的掌柜伙计都会替我打听消息,不仅是官场消息,市道买卖才是重点,我辈行商,若是消息不通,那便赚不着钱了。”

张瀚不想被孔敏行联系上如锦衣卫或东厂手段的印象,特务和情报部门在明朝读书人心里的形象太差,不少妖魔化他们的段子也是事出有因,文官向来是防太监,防勋贵,防宗室,主要还是因为太监勋贵是国朝用来压制外朝的犀利工具,用的好的真是虎虎生风,就算是性格内敛克制的帝王,在锦衣卫和东厂的事情上也是有所坚持的,比如孝宗只罢内厂和西厂,东厂便是保留了下来,后世总以为明朝宦官强势,而且是特务政治,其实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文澜所说是正理。”孔敏行欣然道:“既然知道,文澜有何打算?”

“暂时还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