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页

他又向张瀚谢了一声,碰碰磕了几个头,然后才归列,跟着队伍走下去了。

各人这时都是笑,不过还是没有哪个老兵敢说话,矿工队伍里传来一阵嗡嗡声响,哪怕不少人知道是刻意安排的场面,各人的心情还是忍不住振奋了起来。

“成色足,俺瞧着了。”

“一个小队领二十二两六钱银子,队官三两,弓手一两八,乖乖,真是给足了银子啊。”

“张东主……不,巡检大人是真有钱人,人家不是要当官,就是气土匪扰乱商队才想办法当了这官,组弓手打土匪,普通的巡检哪能练起这些兵,弄出这么大的场面!”

“这话说的明白,不过说真的,最近听说土匪闹事了没有?”

“最近没咋听说,前几月闹腾的厉害。不过,最近流贼和乱兵多,霍州,西乡县,有乱兵和原本的杆子勾在一块,不仅抢大户,还想着攻州陷府呢。”

“这世道不会乱吧?”

“反正他娘的不太平,最近这几年天时太不好了。”

万历年间,一边是东南沿海民间的富足,商人和世家大户赚足了银子,一边是中枢疲弱陷于党争,北方又是连年天灾,光是这几年,年年干旱,前年大雪灾,十几个州府受灾,无数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去年晋南又是大地震,又是十几万人受灾,震毁的房屋就超过十万间。

这些事如果有一个强有力的中枢,赈灾肯定是第一等的大事。

前宋时就是这样,一有灾朝廷就很重视,赈灾施粮,招募男子为军,给他们收入和改善未来生活的希望。

明朝最大的失败就在赈灾无力上,若只是小型的天灾,就算赈灾不利,有小规模的动荡,时间久了也自然就消化了。

万历末年到天启年间,小规模的起义已经开始了,但因为受灾时间不久,规模不大,始终未成规模。

崇祯年间,受灾时间长了,规模也大了,陕西,山西,河南,受灾都很严重。

农民起义终于大规模爆发,但明朝还是不知改悔,赈灾上仍然舍不得银子,甚至变本加厉,因为辽事继续在北方加派军饷,最后结果所有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