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张家……没错了。表面出头是十几家粮店,闹的最厉害的是马超人,蒋大临,张彦宏这几个大粮店的东主,站在他们身后的却是掌印指挥张武昌,他家是榆林卫人,叔父叫张臣,历任四镇总兵,儿子张承荫,现任广宁总兵官,孙子张全昌,就是咱阳和路副总兵,还有张应昌,现在是灵州参将,张德昌,在蓟镇那边当游击,这个张武昌算是没出息的一个,也是掌印指挥,正三品武官。”

这一次杨秋打听的十分详细,张瀚也是听的皱眉不已。

阳和副总兵张全昌家他也去过,当然没见着人,只在门首留了二百银子和红封拜帖,当时并没有发觉什么异常,现在看来,这一事从策划到发动,定然有不短的时间,里头关节颇多,换句话说就是水很深,掌印指挥算不得什么,卫所指挥位不高权不重,三品武官在一个举人面前都耍不起威风,遇着强势的州县文官,还得执下官礼,不然的话很可能被文官弹劾跋扈,以文纠武,上头那些兵备道分巡道再到巡按,一定是站在文官一边,倒霉的只能是武官,手中无兵,腰杆不硬,一个掌印指挥最多养十来个家丁,这点实力在边军里当个哨官也不够格,敢指使人动和裕升,张武昌依仗的当然是家族背景。

第43章 叔侄

大明的这些将门,最顶级的是东李西麻,还有出身蔚州的马家,西南的刘家,父子两总兵,也是世代将门,然后就是福建的俞家,榆林的王家,延安卫的杜家,榆林卫的尤家,辽东的祖家等等,当然,还有宣府东路的赖家。

这些将门,从上到下都有一个特点,均是出身卫所世袭武官的世代将门,然后都有位至总兵的砥柱人物,家族中多有世代总兵和副将,参将到游击的营兵将领的实职。有卫所世袭职务,可以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军户,有地盘,家族才有财力人力养育家丁,有家丁,才能在营伍中站稳根脚,才有战功,才可以提携家族子弟在营伍中一步步向上,拥有实际的兵力,武将才有实权和地位,荫庇家族子弟,再由卫所武官世袭出身,这样形成了一个循环,东李西麻,均是如此。

张臣亦是榆林卫人,积功至总兵,接任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常率精骑家丁一两千人,深入草原袭斩敌人,颇有战功,万历三十五年后张臣告老,现在其子侄多位至总兵和副将,张臣当年所领的家丁,当然也归这些子侄使用,目前来看,张臣的家族还在上升期,在大同这里最具实力的就是任阳和副总兵的张全昌,此事定然与张全昌有关。

“我要赶去阳和。”张瀚思虑至此,猛然起身,吩咐道:“备马,叫梁兴跟着!”

杨秋眼中闪过一丝嫉妒之色,少东主真有急事时,第一时间还是想到梁兴。

他没有敢显露出来这种情绪,而是赶紧答应了下来。

张瀚自马上跳下来时,感觉大腿根一阵酸麻,他勉力站直,没有显露出来。

跟着他到阳和的是梁兴和蒋家兄弟,张春留在新平,这个小伴当调教了这么久,已经勉强可以当个人来用,最少张春在,几个地方都能串起来,不怕内部生乱。

杨秋又被派到天成卫城,这一次张瀚又多派了十几人过去,他叫杨秋先去照应着那边,请医生给李遇春诊治,当然也绝不可再叫人殴打和裕升的人。

相信有这些镖师照应,最坏的结果也就是眼下这般情形。

梁兴等人簇拥着他到郑国昌的府邸门前,远远的在下马石前拴了马,当然也不会到正门,他们都是没官职的白身,没有资格往大门口去。

到了侧门,门子倒是认得张瀚,笑呵呵的上前见礼,张瀚塞了五两银子的红包,那门子赶紧谢了,也不等里头示意,先将张瀚几人带了进来,直接带到一处厢房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