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页

原本渊盖苏文还想指责这位在长安都不知道购买一块会馆用地,可看到这数据他只能选择称赞,能把这些数据打听如些详细,确实是有功的。

“叔父,长安城一个熟练的鞋匠收入已经超过了我们大高句丽一位城主了。长安城有个叫工匠技校的学馆,各家工坊派人日夜守望,竟然连没有学成的学徒都抢着要。这确实惊人,大唐比前隋富足。”

“何以见得?”渊太芋有些不理解。

要知道,论奢华,前隋的大兴城比现在的长安更华丽。

大兴城就是长安,在前隋叫大兴城,战乱让这座城市失去了许多光彩,十几年的时间并不能恢复这座伟大城市的荣光。

至少在渊太芋眼中是这样的。

渊盖苏文却说道:“前隋是集仓,将天下的粮食集中保存在官仓之中。国富民穷,看起来繁华却有些外强中干。唐不同,唐富在民,但国更富。叔父难道真以为,唐人的总舶司是非官办?”

“这……”渊太芋反应过来了:“唐人的总舶司听闻拥有财富数千万贯。”

“我们大高句丽每年还给这数千万贯至少贡献百万贯。”渊盖苏文缓缓的开口。

“什么意思?”

“高句丽每年输出的药材、皮毛国库的账册上是四十三万贯。我听说辽东一带仅药材就贩运到长安三百万贯,那么辽东最大的药园在那里?”

渊盖苏文一句话就让渊太芋脸色大变。

第771章 小人物的进言

辽东,眼下最大的天然药园就是高句丽北部,现长白山脉一带。所以渊盖苏文有理由相信,是靺鞨一族从高句丽购买了大量的药材之后,再贩卖到长安。

是靺鞨一族将原本属于高句丽的利润装进了他们的口袋。

渊太芋吃惊地问道:“难道我大高句丽就没有与大唐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