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页

第645章 贞观头一个五年计划

快马一天之内的路程代表着绝对的控制力,七天之内的路程代表着很好的控制。当距离超过一个月的路程之时,便无能为力,只能凭恩威并重来管理。

“十年,我可以五天五夜之内,将一军送到西突厥牙帐,两天一夜到燕州。不过仅一个石见银山每年的产出,远远满足不了这计划需要的钱币。”

李世民眯着眼睛微微点点头:“不断的扩张,不断的增加货物的外出量换回钱币,不断的增加大唐的富足。只有这样,才能够有足够的钱币可用。”

“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东罗马那边的贸易一定要有,而且利润也要够大。事实上民间富有了,百姓也是会花钱的,钱埋在后园的树下,那就是一罐子铜铁,花出去才叫钱。”

“恩,在理。大唐眼下每年的国库收入差不多是一千四百万贯,实际可调用的有九百万贯,其余的钱各地也在修桥,修路,养军,养吏。”

柳木说道:“不如先制订一个小计划,看一看五年时间大唐国库收入能否达到三千或是五千万贯?”

柳木这话不是胡说,大唐在真正达到盛世的时候,也就是武则天时代年收入是三千四百万贯,这些是将粮、帛等都折成钱来计算的。

安史之乱后,大唐国力一直就没有恢复过来,最多也就达到了一千二百万贯。

五年为计划,达到三千万贯的财政总收入,柳木认为努力一把似乎是有可能的。

李世民也认为有可能,五年时间好好计划,将国库收入增加一倍,不是没机会,只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计划,各州府用心的执行。

“贞观年头一个五年计划。”柳木提议道。

“好,就叫五年计划。此事需要好好议一议,就你提出对东罗马尝试直接贸易的事情,最多三个月,合适的人会送到华亭,到时候你具体安排就是了。还有,你要去江南就赶紧走,知节若知道你回来了,肯定把你堵在家中。”

“为什么?”柳木不解。

李世民哈哈大笑:“还不是为了那点精兵,那点武备。”

李世民把那天在太极殿上的事情一讲,柳木也笑了:“难道他不知道,高陵县那边还有一个在府兵之中挑选的辅兵训练营与辎重兵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