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页

那小皇帝正经地坐着,头戴着一个极小的通天冠,却嘟着一张小嘴,显得很不乐意。

这个年龄的孩子,又被人天天哄着,自然也就不免朝着熊孩子的方向发展,他摆着一副臭脸,似乎对什么都不满意,眼睛扫到了陈凯之的时候,目光很快就移开了,似乎早对陈凯之没有了印象。

陈凯之不由在心里想,上一次,他随口就说要杀死自己,转过头,才几日的功夫,就已经不认得了,小孩儿的随性,反而是最使人觉得恐怖的。

太后端庄优雅地坐着,隔着珠帘扫视了众人一眼,最后目光落在赵王的身上,才徐徐开口:“赵王……”

那赵王陈贽敬便出班道:“在。”

太后在珠帘后,淡淡道:“你来宣读吧。”

陈贽敬颔首:“遵旨。”

说罢,他取了一份宦官送来的诏书,咳嗽一声才道:“诏曰:朕年在幼冲,克继先皇帝大统,人心存疑,朕念祖宗社稷,正当继先皇考之志,御宇天下,宾服四海;朕闻,欲先大治,唯君圣臣贤,而天子圣明,在于教,亦在于德也,今召四方有德之人,择选嘉木……”

冗长的诏令,枯燥无味,听得陈凯之昏昏欲睡。

这诏书是以皇帝的口气发出来的,可是这里的人都很清楚,这是翰林待诏房的手笔,像这等制式的诏书,陈凯之几乎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好不容易捱到陈贽敬落下话音:“请诸位先生出班。”

十几个先生便徐徐出班,都朝太后和天子的方向长长作揖。

陈贽敬笑吟吟地道:“诸公是四海有德之人,今请诸公来朝,便是为了择选出太子之师,诸公,只怕朝廷要冒昧考教了。”

这些人都是在野之人,并不是官,天子的老师有三种,一种的内阁大臣,因为他们有一个兼职,要嘛是太师,便是太傅,本就负有教导天子的责任。

而第二种则是翰林,翰林官会有专门的侍讲、侍读,负责给皇帝讲课。

第三种,就是这种征辟的大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