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总体来说,牧鸡牧鸭还是十分成功的,不光阻止了可能发生的蝗灾还能时不时带着队伍去突厥境内打着敦亲睦邻的由头过去晃上一圈。

除了戚六子,也有些不上不下的商人看中牧鸡牧鸭的好处,也学着戚六子联系一些小部落划地牧鸡。反正人工孵蛋技术书上写得明明白白,不过投入一点子人手罢了,大庆多得是人找不到工作哩。

草原牧鸡成本低廉,光是头两年产出的蛋就能回本,三年后再将鸡鸭一卖,挣得也不少。北郡的商人很是喜欢这个职业。

突厥还是奴隶制,人身自由牢牢控制在部落首领手里,和大庆人接触多了心也有点飞。他们也会牧鸡牧鸭,凭啥人家就能吃饱穿暖,他们有点想换主人了。胆子大则偷偷坠在商队后面偷跑,反正只要跑到北郡,他们的首领也奈何不了他们。

在众人没察觉时,草原上开始了一场人口流动。

纨绔们只牧了一年的鸡鸭就看够了大草原,回来就从抚孤院里找人接手,自己则又跑到贾代儒捧着牧鸡时绘制的地图向贾代儒献宝去了。

他们可不是单纯出去玩的,有绘制舆图呢。

转头,这副舆图就出现了熙和帝的龙案上。

另一面,戚六子成功的将他的罐头卖到了草原上,特别是水果罐头,各个部落的贵族都是极为喜爱的。

三皇子见状,有些眼红,偏偏他没有灌装技术。最后干脆委托贾氏女学灌装,也跟风往草原上售卖蔬菜罐头。

效果自然比起水果罐头差远了,也就甜玉米罐头还凑合,毕竟是甜的,草原上甜食有限对甜味还是比较稀罕的。

三皇子又气成了河豚,四王爷不禁摇头,他三哥已经彻底被生意带偏了,偏他本人还不是做生意的料。

人贵自知。

若非那是他三哥,他真想送四个字。

其实看他三哥瞎折腾也挺有意思的,明明对龙椅虎视眈眈,却投了八分心思在做生意上。如此本末倒置的人如何能成为他的对手呢?

时间白驹过隙,一晃而过,转眼贾代儒已经在北郡呆了10年之久,那群四门馆的学生们也被自家父母叫回京结婚。

有了自己的小家后,他们也沉稳了不少,多数人最终还是留在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