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页

第123章

对于黄文忠而言, 舆图不是献给皇上就完事了,如果那样他根本用不着哄骗贾代儒将之变成国子监的功劳。国子监虽然号称天下育才之所, 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两榜进士,全国那么多学子,每三年才录取300人,即便是国子监师资力量雄厚也不能保证人人通过。

不少学生终生止步举人,去吏部挂个号,从不入流的小官开始, 运气好说不准致仕时能从七品知县上退下来。然而,即使当个不入流的小官也是要有一定机运的。更多的学生或是当幕僚塾师或者干脆赋闲在家。

一想到那么多人寒窗苦学数十载最后却终生赋闲,黄文忠就大为可惜,那是浪费人才。即使是举人也是大庆顶尖的人才了,让他们赋闲在家对得起教授他们知识的先生吗?

可惜朝廷实在提供不了那么多岗位,所以,黄文忠不是单纯的看中舆图, 而是其中的就业机会。皇上得了新式舆图定然会令人去绘制,可新式舆图绘制复杂, 不但要识字绘画, 还需要掌握艰深的算数。此外,舆图涉及一国机密,勘察人选必然层层选拔, 同外族联姻的,三代内有作奸犯科的人通通都不行。

这么一看,国子监的学生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能入国子监的学生不论家庭贫富, 家世绝对清白,不少勋贵家祖上还为大庆立下了赫赫战功。换句话说,国子监的学生不但底子好,学习能力强,还都是通过最严格政审的。

只要给他们成长的机会,绝对能成为大庆的基石。

一想到他会成为第一个能给大部分监生解决就业的祭酒,黄文忠心下就止不住地激动。工部必须扩大,收纳更多掌握绘制新式舆图的人才。

他已经想好了该联系哪些人让皇上和阁老在朝廷上通过扩大工部的提议。

当然,除了国子监的监生,大庆的举人有十来万之多,举人大量壅积,皇上自然不会缺少测量地图的人。不过一个先机国子监监生还是能占上的,趁着别人都没意识到测量的重要性,黄文忠找到贾代儒请他给别的馆舍监生传授测量之道。

“没问题。”贾代儒一听主动给他加学生,一口应了下来。

“你可不许藏私呀,四门馆学生学了什么别的馆舍监生也学什么,要一视同仁呀!”黄文忠不太放心。

“我绝不藏私,只要他们想学,我就认真教。”贾代儒恨不得举手发誓,对于来自科技发达的后世系统而言,绝对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知识不传播出去就是死的。

自然,即使国子监的监生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学习测量和绘制地图的,贾代儒干脆弄成选修课模式。最终有200多人报名,他一看学生分散在各个馆舍内,干脆带着学生去了贾氏族学的小礼堂。

小礼堂在建造时考虑到演讲问题,讲台中央有声音聚集的功效,最是适合开公共课。黄文忠全程跟着听课,很是喜欢小礼堂,再听闻小礼堂连个正式名字都没有时忍不住题字明辨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