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页

难道还是他的错不成,事情不是他惹的,他也没说一定要惩罚贾代儒,最后背锅的却是他,人人都说他过于严厉。饶是他自诩开明也忍不住在小本本记下了黑账,好一个贾代儒, 他记下了。

不止熙和帝如此想,四门馆学子们的家长也是这般想着, 虽然自家儿子隔个三五天就送封信回家报平安, 可他们还是心疼呀!

一天60里路,就是大头兵也少有能坚持走一个月的。他们的儿子啥时候吃过这种苦,一想到自家儿子天天被毒日头晒着还吃不好喝不好, 他们就心疼得厉害。

倒是贾代善若有所思,又派去几个机灵的亲兵过去学习了,能够让一群身娇体弱的公子哥儿背着行李日行60多里路还不掉队, 其中绝对有窍门。

必须得扒出诀窍,以后说不准就有大用。

穆渲从来没想到自己会迷恋上走路,诚然走路很累,但期间的享受是难以言喻的。特别是一面行走一面和同窗们高声齐诵那些振奋人心的诗文,他的灵魂似乎得到了升华格外舒坦。其中他最为喜欢的还是那篇少年中国说,铿锵有力,激昂向上。因而,但凡轮到他起头几乎都是这篇文。

能够稳定日行60多里路在大庆看来十分不可思议,贾代儒却并不满足于此,一日60多里不过是普通徒步爱好者的标准,如果按照急行军还差得远,学生们的潜能远远还没激发出来。

在人类历史上有过14小时徒步行军725公里的记录,平均每小时行军72公里,60里不过30公里而已,一半还不到呢。何况别人行军负重40斤,学生们的行李包绝对不超过10斤,且他的学生身体更为健康,营养更充足。

贾代儒开始策划一场急行军,不求学生们真的能达到人类急行军记录,一天行军50公里他就很满足了。

如果要问行军除了一些必备的技巧外最不能缺少的是什么,贾代儒一定回答是精气神。

提前几天他开始动员,经历过磨难教育的学生很吃这一套,特别是听说他们要共同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行军记录后,所有人摩拳擦掌自发串联鼓劲。

作为一名合格的纨绔,一生都在和人比较,比吃比穿比父母比谁更会享受。然而,现在他们要比急行军了,如果他们真的达到日行百里不掉队一人,他们敢说他们会是古今历史上最有名的纨绔子弟。

马尚为了走得更快,将他的鸡暂且留在了庄子里,其他人则是在删减自己的行李。若非贾博士一定让他们背着自己的被褥,他们肯定将东西全都丢在庄子里,不过他们将换洗衣裳全都留了下来,即使衣裳没有多重。

这一天,天还没亮,学生们背着行囊出发了。每个人脖子上都绑了一条艳红色的领巾,那是贾代儒特意发放的,他觉得飘扬的红色领巾最能激发士气了。

夏季炎热,水壶里是淡盐水,要是以前公子哥们绝对要抗议,不过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即使是淡盐水也不敢敞开喝,生怕喝得太多水在肚子里晃荡会影响速度。

也没人嫌弃绑腿丑陋而不绑了,更没有人因为喜好而穿新鞋,新鞋容易磨脚,大家都穿得灰扑扑地旧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