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页

他像教训自家小辈似的熟稔态度让戚六子眼神变了变,看来,他是真的抱上了一条大粗腿。哪怕贵妃的嫡亲的子侄也没见皇上如此亲切过。

“还有,听说你见天和工匠混在一起,你也是个读书人了,要顾惜自己的身份。”熙和帝一旦教训人就有点收不住。

贾代儒当然不认同熙和帝的观点,“读书人怎么不能和匠人在一起,你没听过国家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吗?国与国之间拼的是国力,国力是什么,教育、工业、经济、科技、军事、医疗卫生。嗯,那个工业就是许多工匠形成的产业规模,经济得靠商人盘活。”

贾代儒对工业和经济解释的并不准确,但却在众人的理解范围内。

熙和帝和四王爷愣了愣。

所谓国力,他们心中是有数的,但从来没有如此具象过。特别是熙和帝,长期接触国家政务,细细琢磨,觉得贾代儒的话十分在理。

四王爷毕竟年龄小,体会有限,只是牢牢将这番话记在心里。

反而是太子金诰,眼神飘忽,似乎听进去了,似乎什么都没听。

四王爷有些地方想不通,比如教育,为何放在最前面。包括工业、经济、科技也要放在军事前面,还有,医疗卫生为什么也算在国力里面。难道国家还要管有多少合格的大夫和谁家里干净不干净?

他正要问,太子突然有些兴奋地说,“你能再弹一下那首让人感觉特别欢快的曲子吗?”

四王爷奇怪地看了一眼太子,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想听曲子,今天太子过于反常了。

熙和帝疑惑地看了一眼太子,按理太子在这个时候不应该关心曲子的,不过看到儿子脸上畅快地笑容,他没有说话。还是等回去再和太子好好说说,不该在人前显露兴趣爱好。

“好啊,你要不要过来看着我弹。”贾代儒总觉得哪里违和,十分温和地说。

“好。”太子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踩着轻快地步伐做到了管风琴的琴凳上。琴凳本来考虑到双手联弹,设计地比较长,坐两个人完全没有问题。

一号和零号见状,揉了揉酸痛的胳膊,认命地开始拉风箱。

他们的命可真够苦的,好好的小厮变成拉风箱的,一拉还那么长时间,就是伙夫也用不着拉那么长时间的风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