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李别驾,本官知道骑营犯了错,你难免有护短之心,可这件事太大了,你护不了的,本官劝李别驾还是尽快把真凶交出来,莫伤了你我同僚和气,也莫伤了满城百姓的民心。”

李素淡淡朝辕门外的百姓们瞥了一眼,道:“下官还是那句话,莫须有之事,何来真凶?”

曹余目光朝后一瞥,嘴角噙着冷笑,道:“李别驾,苦主的爹娘亲眼见过真凶,何妨让他们入营看一看,将真凶指认出来,天理公道,一眼分明,别驾以为如何?”

李素伸出小拇指,掏了掏发痒的耳朵,懒洋洋地道:“大营有大营的规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想进就进,大唐军营威仪何在?曹刺史,怕是对不住了,这座大营,谁都不能进。”

当着众多人的面,李素的拒绝令曹余脸上挂不住了,尤其是他发现事发后这位十多岁的少年并未见如何慌张,仍旧是那一副欠抽的慵懒模样,什么事都无所谓,什么事都不在乎的样子,让曹余心里忍不住开始怀疑,这个针对他设下局……真的有用么?

“李别驾,民不可欺,别驾切勿自误,乱我大唐律法!”曹余的语气渐重。

“曹刺史,律法不是你说了算,拿出真正的人证物证,让我和骑营将士心服口服,我大营自可任你进出来去。”

曹余大怒:“你太失礼了,便是这般对待上官的么?”

李素不答话,却嘿嘿冷笑。

曹余看见李素眼里那抹讥诮的光芒,呆怔片刻后,顿时读懂了李素眼神里的意思。

这般对待上官又怎样?这家伙是怎样被贬出长安的?他写了一篇足以名垂千古的长赋,明里暗里将皇帝陛下讽刺个够,连皇帝陛下都敢骂,他曹余这个小小的西州刺史,在李素眼里算得什么?

二人站在辕门前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之时,曹余身后的人群却有了动静。

十来名西州官员夹杂在人群里,不知谁带头蛊惑了几句,百姓们纷纷喧嚣骚动起来。

骚动的情绪渐渐扩大,由开始时的小声议论,声音越来越大,最后不知谁带头,忽然喊出一句“交出真凶!”,事态顿时失控了。

辕门外,上千百姓异口同声叫嚣着“交出真凶”“李别驾不可徇私,以命偿命”等等之类的口号。

喊了几声后,人群的情绪忽然膨胀到顶点,激动之下,忘形地往前跨了几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