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页

吕惠卿耐心解释,“华夏和蛮夷,天壤之别,自古以来,入则华夏,出则蛮夷……契丹,渤海,高丽,倭国,西域……这些地方,早就受到中华上国熏陶,崇尚华夏衣冠,使用华夏文字。尤其是最近一些年,人员交流频密,通婚时有发生,彼此之间,已经成了一家,子瞻兄,这点你不会否认吧?”

当然不会否认了,因为不想做一家人的,都被杀干净了。

苏轼始终保持着赤子之心,也觉得一些措施太残酷,但是他又和那些迂腐的笨蛋不一样,虽然不满意,还是能够接受!

“吉甫兄的意思是?已经归化的蛮夷,可以废除奴隶身份了?”

“聪明!”

吕惠卿笑着伸出了大拇指。

他抬起头,充满热情道:“我大宋是当世最强盛的国家,理当有上国气象,奴隶制确乎有不合情理的地方……所以应该逐步废除,我们不能奢望一口吃个胖子,要有条不紊,消除奴隶的存在。我准备先取消渤海,倭国,契丹三处的奴隶,大家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商议。”

“这个办法好。”曾布笑道:“奴隶确实不妥,但很多工厂和矿山,还离不开奴隶,循序渐进,一点点废除,正是顺天应人,非常合适!”

其余重臣,陆续发言,纷纷夸奖。

可唯独司马光,脸色凝重,没有什么喜色。

吕惠卿说得好听,其实根本是欺人之谈。

为什么要免除这几处的奴隶?那是因为这些地方已经基本上被汉家同化了。

以倭国为例。

原来的人口不到600万,连续战乱,死掉了150人,另外有200万被贩卖充作奴隶,其中青壮有150万。

换句话说,倭国的男子几乎不是死掉,就是成了奴隶。

至于剩下的女人,基本上都被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