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页

秀才科不一样,仅仅两个路,就要招募一万人,机会一下子就大了。

而且在文章的要求上面,也大大放宽,只要文辞通顺,就能通过基本考试……剩下的刑律、会计、财务、田亩、民政……各个方面的考核,可以选择自己的长处参加,又让一些偏科严重的读书人看到了希望。

虽然只是衙门的书吏,但是好歹领朝廷的俸禄,吃着皇粮,而且日后升迁奖励,也只看业绩,不问学历,凭什么就不能从书吏爬上宰执?

别的不说,张筠就是最好的例子,才几个月啊,一个牢头,就成了巡抚,一方的封疆大吏,在这个疯狂的时代,如果错失了良机,就会后悔一辈子……

看吧,客栈老板的儿子,商行东家的后代,地方上的小地主,殷实人家的孩子,甚至一些大家族的旁支偏房,他们也悄悄收拾行李,前去参加考试。

这就是用文彦博的妙处,如果王宁安亲自主考,难免会让人产生误会,很多人就未必会来。

可文彦博不一样,在大多数人眼里,文彦博还是优雅的宰相,士人的代表,文人的良心……好吧,他的良心不多……总而言之,因为文彦博的原因,许多世家的偏房子弟有了说服自己的借口。

看看吧,我是去参加文相公的考试,不是王宁安的考试!

有时候自欺欺人,也是挺管用的。

就这样,各地参加考试的人员,突破了十万!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饶是老文经验丰富,也忙得晕头转向。

“下官东南巡抚张筠,拜见文相公!”

文彦博看了看眼前黑瘦的家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大人,貌似你不是士林中人,如何懂得考试论才?”

张筠呵呵一笑,“文相公,下官不是来主持秀才科,请文相公放心,下官只是来监督考试,检查考生有无夹带作弊行为,还有,阅卷录取,是否公平!”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