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4页

他可是答应了赵曙,要探听这个了不起的发明是什么,小皇帝还等着呢!

狗牙儿准备去西山看看,结果正好撞见了白氏,还有萧观音,她们俩每人抱着一个大食盒,里面装的都是好吃的。

“唉,咱们娘俩啊,就是个辛苦命!”

从这一天起,几乎每隔三五天,就要去送些吃的。

王宁安和王老爹都留在了西山,后来渐渐的狗牙儿也不回来了,大少爷终于发现了蒸汽机的有趣之处。

工匠们的改进是逐步推进的,他们首先设计了一个专门的提水泵,这样就不必用两个蛋形装置交替运转了,结构大大简化。

只是这样还不够!

王宁安注意到,蒸汽机的效率低下,主要是直接在气缸里凝气,热量散失太大……他把看法提出来,许阳立刻动手,花了整整半月的时间,他们设计出了独立的凝气管。可接下来,他们又发现,每次工作中,凝气管都会残存一些空气和冷凝水,会影响效率,他们又加装了一个抽气泵,后来他们又进一步在气缸外面加上了夹层……

就这样,不断改进,不断验证,蒸汽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缩小。

狗牙儿看的是目瞪口呆,他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时候,是何等简陋,到了现在,他都不敢相信,面前的东西,和当初的丑小鸭是一个玩意!

也的确是不同了,最初的只能叫做蒸汽装置,距离蒸汽机,还差得远呢!

按理说,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累和摸索,才能完成蜕变,真正制造出合格的蒸汽机。

不过因为王宁安的出现,情况有了转折。

他虽然不会做,当至少了解很多原理,技术上的东西,往往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也就恍然大悟。

另外,这十年之间,百工学院,还有大宋的工匠,他们成批量制造武器,打造铠甲,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技术储备。

在王宁安的指挥之下,终于发挥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