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页

他注意到,脚下的道路,还有桥梁,都用了一种青灰色的材料建成,类似石头,却又不完全一样。

坚固结实,千斤重的马车,可以轻松通过,坚硬的马蹄在上面只能留下白印,下雨也不会有任何泥泞。这简直是最完美的建筑材料!

很可惜,塞尔柱没有!

当马立克沙进入西京的那一刻,他真的被吓到了。

雄伟的城墙,几乎比鹰堡还要高大,到处都是行人,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儿。他都怀疑,把整个塞尔柱帝国的人集中起来,也未必有眼前的多。

这就是大宋的都城,繁荣,富庶,无所不有……马立克沙已经不再怀疑,据说盛唐的威风,还在大宋之上。

败给如此强悍的帝国,并不丢人,相反,能够成为他们的对手,并且让他们举倾国之兵去应付,老祖宗值得骄傲了!

马立克沙心态快速转变,他在西京的每一天,都抓紧学习和记录,大宋的物流体系,街道的排水沟,巡逻的差役,城市建筑,文官制度,甚至包括科举,包括皇家书院,还有满世界的报纸……这些东西都让马立克沙惊叹不已。

在来到大宋之前,他甚至觉得世界上最有学问的人就是霍山,鹰堡的典籍是当世无双!只是到了洛阳,他才知道,任何一家书坊,里面的书籍都是鹰堡的几倍之多!

任何一个有钱的官吏,家里的藏书都比书坊还多几倍!

更不要说翰林院、国子监、甚至是皇宫了!

马立克沙简直无法想象,那该是何等的书籍海洋!

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过去的十几年里,没有学过汉语,读不懂复杂的字符,但是仅仅是通译的介绍,就让马立克沙大惊失色,他越发相信圣贤的话,学问的确在中国!而且还是学问的海洋!

马立克沙甚至想过,如果霍山到了大宋,或许他最多只能当一个学堂的博士吧!或许连做山长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差别!

马立克沙迫切希望,将所见所闻,赶快告诉父皇,必须拿出一套应付大宋的办法了,不然这个庞大的帝国会成为塞尔柱最强悍的对手!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大宋看起来很平和,执掌这个帝国的是一群优雅的学者,而不是那些天天嚷嚷着征服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