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页

“那就是我说的第二条了,要建立农场,还是大农场。几万亩的田产,一年到头,最少也能赚一两万贯,这么多钱,就可以挖水渠,打水井,增强抗灾的能力,而且适宜农耕就种田,适宜养马就养殖,改变起来,也不至于没有本钱,朝廷想要提供帮助,也有抓手。而且大片的土地,进行买卖交易,也会方便很多。就算一家不愿意干了,其他人接手就是。总而言之,能在边疆建立一道稳固的防线,把游牧骑兵,挡在外面。”

……

王宁安谈了很多,把其中的关键讲清楚了,别说宋庠,就算马涛都连连点头,他现在就是个大农场主,未来还准备成为大牧场主,的确,把土地集中起来,抵御风险的能力就会成倍增加,王爷真是个天才。

宋庠可比马涛想得深,王宁安既然说要集中土地,之前又给有功将士分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

“宋相公,是这样的,土地的所有权,还是有功将士的,但是可以流转承包。”

“此话怎讲?”

“比如……”王宁安突然一笑,“就拿你宋相公打比方吧!比如您看上了一片土地,有几万亩,你只要缴纳一笔资金,这块地就交给你了,连续缴纳五年,就永远是你的。而这笔钱,我会存入银行,然后分批返给有功将士,宋相公以为如何?”

宋庠深深吸了口气!

好你个王宁安,简直把人心琢磨透了!

不是所有的老兵都愿意留在西北,像马涛这样,娶了媳妇,当了官,自然愿意留下来,但是还有一些士兵,他们除了这点田,什么都没有。

家中有父老兄弟,妻儿老小,有眷恋的一切,故土难离,岂是一句空话。

他们要回家,就没法料理土地,要土地,就没法回家,这是个两难。

王宁安抛出的措施,正好解决了他们的问题,拿一笔钱回家,一样可以买一点土地,或者做一些生意,舒舒服服过日子。

前面说过了,朝廷没有钱,无法满足老兵们的需要。

可这世上有钱的人不在少数啊!

承包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