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页

吕诲出身名门,不骄不躁,好学不倦,当年拜在宋庠门下,不是宋相公开恩,而是人家资格足够!

你三元及第又如何?

比起人家真正的名臣,还差得远呢!

有显赫家室,吕诲又踏实肯干,低调做人,在士林之中,声望极高,正因为如此,他才有充足的自信,没有人敢轻易把他怎么样。

“恩师,弟子承认,我反对新法,不过弟子没有私心,完全是为了大宋着想,为了祖宗江山社稷,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胡来!”

如果放在几个月之前,宋庠或许会相信,可是此刻的宋相公,早就没了义愤填膺的热血,他是真的听进去王宁安的话了,没有利益,鬼才反对呢!

“献可,为师劝你一句,新法也好,旧法也好,只要对大宋有利,就值得推行……至于其中会有多少弊端,一定要就事论事,没有真凭实据,能说服人的东西,可不要冒然抛出来,全盘否定,你可知道,陛下,还有无数人,是寄望新法的。”

宋庠这话,和以往的口风大不相同。

吕诲吃了一惊,他并没有觉得老师变了,而是以为老师是提醒自己,不要搞诬告,不要随意罗织罪名,毕竟对手非常强大,这不,老师都被发配西北了吗!

“恩师,弟子绝不会随便诬陷构害,这是弟子查到的东西,请老师过目。”

宋庠将信将疑,把东西拿在手里。

他一目十行,扫了一下,原来上面写的是青苗钱的借贷清单。

秦凤路最近一年,尤其是半年之内,借贷数额,暴涨了五倍不止,而且其中九成都借给了横山沿线,包括兰州等地。

吕诲怒冲冲道:“恩师,这里刚刚经历战乱,人口锐减,百业凋敝,怎么会消耗这么多的青苗钱?而且把这些钱借给了他们,能还得起吗?”

吕诲杀气腾腾,“根据弟子猜测,应该是贾昌朝他故意放水,贾老儿把他的孙女嫁给了王宁安的弟弟,双方结了亲。老家伙便公然拿着朝廷的钱,去帮着王宁安扩充实力,收买人心,他们这是图谋不轨啊!”

宋庠听完,忍不住摇头,想象力还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