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页

赵家的子孙虽多,但是能有如此功绩的,也就是他一个而已!

赵宗景受封高昌王,执掌天山南北,论起地盘,还在王宁安之上。只不过因为慕容轻尘的原因,博斯腾湖毁了大半,蒲昌海也受到影响,必须下大力气,修整水利,才能站得住脚。

第三位王爷,出人预料,竟然是太子赵曙。

按理说太子封王,是最正常不过的。

比如赵祯,他先受封寿春郡王,加中书令,封升王,判开封府事,至于他爹,真宗赵恒,先后封韩王,襄王,寿王,加开封府尹。

纵观大宋的太子,或是封郡王,或是封亲王,然后执掌开封府,历练本事,再改成单字名,然后就完成了所有功课,等着老皇帝挂了,就能登基称帝。

赵曙完成了改名,封王和判开封府,这两件事还没有做,主要是他年纪小,又是万众瞩目,众望所归,并不着急。

只是这一次赵祯不知道抽什么疯,给赵曙封了晋王,但是却没有让他当开封府尹,而是把他的封地划在了青唐,并且让赵曙兼任于阗王!

这个安排,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陛下到底打算干什么啊?

“以往殿下位置稳固,没人敢窥伺神器,可这次有人把太祖一系推出来,让陛下很不放心。”文彦博如实相告。

“所以就让殿下先在青唐历练,积累军功威望?”王宁安又问道:“那为何要兼任于阗王?”

“这个……是于阗国的请求。”

文彦博将西域传来的消息告诉了王宁安,在大宋的帮助下,于阗有机会复国,可整个于阗国,尉迟氏,成年的龙子龙孙只剩下一个赵力,另外尉迟妍还有两个穿开裆裤的弟弟。

赵力死里逃生,得到了大宋的赐姓。由于当初是赵曙发现了他,并且给了他极大地恩惠。赵力觉得自己改了姓,是大宋的臣子,不能担任于阗王。

尉迟妍女流之辈,那两个开裆裤的小子,又没法服众,尉迟氏的几个老家伙凑在了一起,商量了七天,最后他们决定,就此并入大宋,于阗国不复存在!

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来是于阗人的忠心,二来也是于阗状况的确很糟,已经没法独自成为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