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页

乖乖,我的官家,你可太够意思了!

众所周知,大宋的官制,就是互相制约,叠床架屋,乱七八糟。

尤其是政事堂,更是一团乱。

最初大宋仿效唐朝,一般安排两到三位宰相,后来又增设了副相,也就是参知政事,最初的参知政事没什么权柄,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说穿了,就是宰相的属吏和幕僚而已。

后来,参政的权柄越来越大,渐渐把所有的“不”字都抹除了,变得和宰相差不多。

一个强势的参知政事,甚至能架空宰相,比如庆历新政当中的范仲淹,有什么政务,他和皇帝商量,然后以政事堂的名义发布,就成为了政令。

在原本的历史上,王安石变法,也是以参政开始的,是典型的副手欺压正职。

从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大宋的政事堂,虽然位阶有差别,但是归根到底,还要看皇帝和臣子的亲厚程度。

只要皇帝赏识,副相也可以叫板宰相。

这么做的好处很明显,那就是能维护皇权,削弱相权。

但是害处同样明显。

令出多门,没有规矩,随意性太大。

比如这一次给钦差手令,因为不管是文彦博,还是王安石,他们都不愿意得罪王宁安,就把事情分给了王珪。

王珪以副相之尊,就可以在里面增加一些东西,动一点手脚,给谭宪和高遵裕更大的权力,结果到了地方之后,他们就可以拿着鸡毛当令箭。

赵祯痛定思痛,不能继续模糊混乱下去了。

上面的一点差错,到了地方,就会被无限放大,十万人马,代价太惨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