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5页

赵曙说完,深深低下了头,他知道在大殿上,和父皇顶嘴,是不对的,可是他又不能不说,在赵曙的心里,他是偏向师父的,这倒不是说他把师父看得比父皇重,而是赵曙觉得师父更有道理。

皇家父子出现了冲突,群臣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这时候副相王珪突然站了出来,他微微一笑,“殿下牢记王相公的方略,果然是聪慧睿智,可喜可贺。但是殿下应该听过,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老臣以为,只怕王相公也没有料到,这一次会打的这么顺利!此时乘胜追击,大破兴庆府在即。只要灭了西夏,打通西域商路事情,便顺理成章……”

王珪的话,引来了一片附和之声,大家都说要根据情况调整策略,纷纷主张继续对西夏用兵……这或许是多年以来,王宁安和赵大叔第一次站在了对立面上……该怎么办啊?

第679章 抗旨

面对着百官一致求战,赵祯也有些飘飘然了……他早有扫灭西夏之心,而且机会难得,只是王宁安并不主战,这让赵祯有些不好办。

“文相公,你以为该如何是好呢?”

文彦博多滑头啊,他当然知道赵祯想打,可是他也清楚,王宁安轻易不会改变想法,更何况横山一战之后,大宋也伤筋动骨,继续用兵,风险不小。

“陛下,老臣以为前方战局,一日三变,京城之中难免赶不上变化,不能窥见全貌。老臣建议,立刻给王相公和狄相公送急递,询问他们的看法。”

老家伙又来了一手漂亮的太极,赵祯沉吟了片刻,点头道:“就按照文相公所言吧!”

……

“政事堂这是什么意思?说什么百官求战,万民仰望,还问我们怎么看?他们不都是下了决断,还问我们干什么?”

狄青的脸色很不好看,就算白痴也看得出来,内阁发来的急递名义是询问他们的看法,实则朝廷已经有了定见。

“文彦博没有那么大的胆子。”

王宁安目光澄澈,叹了口气,“仗打得顺,把陛下的心气打高了,这是陛下的意思,官家想一举剪除西夏之患。”

狄青眉头微蹙,显得非常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