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页

别看灭了三千铁鹞子,但是西夏在极限动员的情况下,能拉出50万丁壮,当然了,这里的水分很大,但保守估计,也有二三十万人,是青唐的两倍还多。

大宋能一战定青唐,主要有两个优势,第一当然是将十万主力全都干掉,第二,那就是青唐一直是各族混杂,并没有形成真正的国家,唃厮啰只是强行把青唐捏合在一起,他死了,立刻就瓦解冰消。

西夏可不同,他们只是损失了精锐,但是几十万的人马还在。

其次从唐代开始,党项各部便聚居在西北,黄巢起义的时候,大唐朝廷为了消灭黄巢的势力,各处借兵,党项部落也出了人马,战胜之后,得到了夏国公的爵位,并且有了封地,还被赐姓李!

屈指算起来,党项盘踞西北一两百年,李元昊立国几十年,根据稳固,凝聚力强大……西夏有个特点,就是压力越大,爆发越强。

当年李元昊歼灭了大宋几十万人马,后来辽国皇帝耶律宗真想要占便宜,趁火打劫,两次祁连山之战,把契丹兵打得屁滚尿流,狼狈不堪。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盘踞西北的党项人,最清楚这个道理不过。

如果大宋这时候发兵全面攻击西夏,所有的党项贵胄,一定会站在李谅祚一边,集中全力,和大宋拼一个你死我活,绝不会善罢甘休。

甚至都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投降,他们清楚自己对大宋做了什么!庆历年间,距离眼下也不过十几年,二十年,大宋的皇帝还没换呢!这笔账写在小黑本上,别指望大宋会忘了!

王宁泽想了半天,无奈道:“我承认,眼下不是全面攻击西夏的时机,只是好不容易消灭了铁鹞子,重创西夏士气,如果坐失良机,实在是太亏了。”

“哈哈哈!”

王宁安笑着拍了拍王宁泽的肩头。

“所以说你还是太嫩了……眼下最好的办法是打而不打,不打而打!”

王宁泽摇头不解。

“简单说,就是集中全力,制造要攻击西夏的假象。这时候李谅祚就会害怕,像惊弓之鸟……他一定要全力强军,积极备战,迎击大宋的人马。我们呢,只是摆出姿态,却不真正攻击,就这么和西夏耗着……区区西夏,有多少钱粮,能禁得起消耗?他们把几十万青壮都放在边境,戒备大宋,谁去种粮食?谁去牧羊养马?只要拖一两年,没有吃的,西夏还不内乱吗?他们乱起来,我们就能火中取栗,用最小的成本,灭了西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