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页

“爹,您老就让孩儿去吧!日后大宋的好男儿,必是从疆场杀出来的!”赵宗缋低声道:“爹,你总不愿意自己的儿子都是饭桶废物吧?”

“这……”

赵允弼沉吟了许久,长叹数声,“走吧,走吧!爹不拦着你们,不过你们都听着,谁也不许丢人,只有战死的儿郎,没有屈膝的俘虏!你们要对得起身上流的血!”

赵宗缋悚然一惊,和几个兄弟一起撩袍子,跪在了地上。

“请父亲放心,有死而已,绝不辱没家门!”

……

赵家父子并不知道,他们的对话居然成了日后皇家的铁律!

大凡赵家子孙,最优秀者都要进入皇家武学,如果考不进去,在宗室面前,根本抬不起头。

通过皇家武学培养,进入军中,成为大宋的将领。赵家子弟的表现也的确亮眼,身先士卒,百死不悔,在对外征战的上百年间,战死者多达千人,没有一个屈膝投降……

王德用的死,深深改变了大宋……潜藏在所有人身体里的尚武基因被唤醒了,大丈夫征战沙场,马革裹尸,那是最高的荣誉!

大宋的敌人还太多了,处境还太危险了,如果不能发愤图强,扫平四方,随时都会有战祸落到大家的头上。

每一个好男儿都该投军,大宋应该像汉唐一样,把曾经的耻辱,洗刷干净……整军,备战,光复故土,扫灭敌国,开疆拓土……几乎成了所有人的共识。

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谁要是还念叨这样的话,只会招来强烈的鄙夷,那些书院的学子够一反常态,积极练习弓箭马术,研读兵书,关心战事,以往每逢文会,谈的是诗词歌赋,到了如今,全都变成了兵书战策。

一个个指点江山,慷慨激昂,别管说得对错,至少大家关心有用的东西了……任何变化,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那些藏在暗处的文人,习惯拿小说话本攻击王宁安,可别忘了,王宁安是玩这一套的老祖宗。

这么多年,王宁安不断在宣扬对外作战,从各种文章,到小说戏曲,几乎是不遗余力……而且随着收复幽州,灭掉青唐,对外作战连番胜利,普通百姓士人的心气都高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