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页

钱之一道,不但应该讲,还应该大讲特讲,把里面的学问都钻研透了。

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百姓之托,才能主持人间正义。

“为官牧民,爱护百姓,保护百姓财产,让百姓过得富足安康,便是大德!其余诸事,皆不足道哉。”

王宁安把话锋一转,“近日有人提出,要向百姓借青苗钱,我以为此举初衷极好。不可否认,地方上,大族富户,乘人之危,在青黄不接的时候以高利盘剥百姓,几个月的光景,利息就能飙涨几倍之多!试问哪个百姓能负担?朝廷理当站出来,保护子民,臣恳请陛下以苍生为念,恩准青苗之法,以解百姓之苦。”

第526章 二王相斗

司马光是个很好学的人,也十分聪明,王宁安引进西夏的青盐,保住了双方的和平大局,又顺便打击盐商,降低了西北的盐价,数百万人收益。

司马光都看在眼里,他觉得这是一门大学问,实在是博大精深,因此不断钻研王宁安的种种作法,又观察皇家银行和西京银行的运作,司马光自以为虽说比不上师父厉害,但是也有六七成功力了。

可是真正听完这堂课,司马光被震撼得无以复加。

在他的眼里,王宁安不断上升,甚至有追上孔夫子,和圣人并驾齐驱的势头!

不是司马光捧王宁安,实在是他讲的这套东西,完全可以自圆其说,自成一家了!

任何一种学说,有两个必不可少的东西,一个是说服别人的理论,一个是实实在在的效果。

就拿儒家来说,仁孝、忠义、三纲五常、君臣父子……这些构成了一个严密而完备的道德体系,吸引了大量的信徒,并且了维持了一千多年的兴盛。

在儒家体系之下,士人通过美化三代之治,通过汉唐的兴衰历史,不断充实他们的论据,只要任用贤臣,虚心纳谏,于民休息,行仁政,施王道,就能长治久安,千秋万代传下去。

倘若不是出了王宁安这个妖孽,儒家的这一套东西,至少还能延续几百年,没有人去怀疑。

相比起儒家的体系,王宁安从货币着手,也构建了一个系统。

这个系统的核心就是劳动和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