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页

赵祯深深吸口气,“当年富相公和范爱卿他们一起主持庆历新政,也是曾经沧海,朕深知爱卿并非铁石心肠,更不是不懂大局……朕希望爱卿能竭尽全力,替朕,替天下人收复燕云故地,功成之日,千秋史册,也有爱卿的一笔。”

富弼浑身剧烈震动,他不是兴奋,而是恐惧。

没错,赵祯没有责备他一句,可是句句透着机锋,分明在警告他,你敢不顾大局,扯后腿,添乱子,到时候史册彪炳,你就是佞臣贼子!

真是想不到,自己在皇帝的心中,竟然已经黑到了这个地步……陛下啊,你也未免小看富彦国了,能收复燕云,我又怎么会犹豫!

富弼和韩琦比起来,显然道德感要强许多,而且置身在河北,真的很难不被民众的热情感染。

所有军械作坊,日夜赶工,各种原材料优先供应,各地的弓箭社,组织青年参军,河北的人马已经膨胀到了30万,虽然可战之兵只有10万,但是新兵运输辎重,加固城池,抢修道路,还是完全能胜任的。

最让富弼惊讶的是六艺学堂,虽然本部搬到了京城,在沧州还有数千名学生,其中武学院的成员一个不差,提前两个月,举行了结业考试,他们一股脑投身到了军中,没有丝毫的犹豫。

那些最让富弼鄙夷的商人,此刻也展现出不同寻常的一面。

当战争债券推出的一刹那,他们纷纷抢购,丝毫不客气。

如果说是贪图利润,也就罢了,有很多小商人,卖到了债券之后,干脆当街撕毁,他们是向朝廷贡献军费啊!

一切的一切,或许很卑微,或许无关轻重……可富弼看到了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没有人是麻木的,他们都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个人很卑微,但是成百上千万的人加在一起,就不在卑微,他们的力量,宛如惊涛骇浪。

而富弼就置身大浪之上,完全是身不由己。

富弼拿出了帝国宰相的超强行政能力,动员民夫,安置辽国的家眷,筹措军饷军粮,组织运输,征集牲畜……每一样工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直到这一刻,大宋从上到下,所有的战争机器都高速运转起来,虽然还略显稚嫩和单薄,可是王宁安折腾了近十年,大宋又承平百年,富庶无比。

这股庞大的力量终于调动了起来,宛如一只洪荒巨兽,昂首嘶鸣,声震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