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不行!”

这回跳起来的是富弼,“金陵非是皇都之所,其余城市格局不够,都不能做皇都。”

“那,那徐州呢?”见众人摇头,包拯又道:“或者大名府总行了吧?”

唐介却反对道:“也不成,汴京就够危险的,大名府距离契丹更近,一点天险都没有,防无可防,守无可守,处境太危险了。”

诸位相公议了足足一个下午,还是没有思路,他们几乎都把所有城市数了一遍,却没有一个合适的。

贾昌朝只能说道:“诸位都回去好好想想,明天咱们务必拿出一个结论来。”

王宁安自始至终,没有说什么话。

等于议事结束,他约着欧阳修,到了皇家书院,找到了范仲淹,老范也很是担心皇帝安全,问了情况,然后老范就叹道:“真是想不到,皇家子嗣艰难,竟然出在了铅中毒上。皇室安危,关乎大宋江山社稷,必须从速解决,二郎提议迁都是有道理的。”

欧阳修苦笑道:“迁都是没错,可问题是不好迁啊!”

把所有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梳理一遍,大体上能分成三类,一类是洛阳和长安,这里是曾经的古都,而且周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颇有帝王气象,当年赵大就倾心这里。

可是经过了一百来年,这两地已经衰败了,漕运也荒废了,要想恢复,不但要投入巨资,还费时费力,只怕赵祯死了,也未必能完成。

从自然禀赋上,就把几个古都给否决了。

第二类就是金陵等沿江沿海的城市,这里交通便利,水运发达,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可问题是江南一贯是割据小朝廷的最爱,格局小,易攻难守,而且无论文化,风俗,都和以北方人为主的朝廷格格不入。故此富弼等人是坚决反对。

还剩下的第三类就是大名府,甚至是河间府一带。

这里近些年发展很好,能承载庞大人口,交通也算便利。

但问题是距离辽国太近,国防压力太大,贪图安逸的京官们可不想一日三惊,坐立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