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页

给六艺学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他们规划把学堂搬进京城。

数千学生,可不是一件小事情。

不过大家参与过平县建设和救灾,几十万人的大阵仗都见过了,区区几千人,算不得什么。

大家分工明确,原来王宁安准备在金明池边上建仓储区,工程已经做了一半,眼下转为学堂,难度不算大。

原来成片的仓库隔开,就是学生宿舍。

又找来一大批工匠,建造教室,把各个学院分配好……京城毕竟寸土寸金,不能把所有人都放在城中。

经过商议,只有经学院、商学院、算学院,留在京城内部,其余武学院,医学院,百工院,还有预科,速成科,都放在了城外,赵祯给的皇庄正好邻近静塞军的营地。

可以像在沧州那样,就近借用战马,练习骑射。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忙碌,居然把学堂的规制给弄了出来。

从沧州来的第一批学子也进京了!

令人惊讶的是,在最前面的一驾马车,上面居然放着一块青石,有清晰的一行大字“为大宋之崛起而读书!”

天可怜见,当年王宁安弄出来的校训,居然被学子们奉为圭臬,六艺学堂可以改变地方,但是校训不能丢,宗旨不能变!

许多看到校训的百姓都大为赞许,伸出了大拇指,包括赵祯在内,不但没觉得不妥,相反还十分高兴。

“王卿,你几年之前,就有如此胸怀,朕心甚慰!”

虽然剽窃惯了,面对这句话,王宁安还是老脸微红。

“陛下谬赞了,臣不过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当不得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