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页

咱赵大叔是有心振作的,但是他毕竟不是武帝那种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没有和天下人作对的魄力!

支持渤海国,就意味着真正和辽国斗智斗勇,拼一个你死我活!赵祯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所有人都赞同,他自然会顺水推舟,可是遇到了文官集团的强烈抵制,他又犹豫了……

几位经历庆历新政的老人,面面相觑,心照不宣!

“唉,坐失良机,我们对不起列祖列宗啊!”

范仲淹苦笑连连,“老夫本想以风烛残年,推动光复燕云的大业,奈何有心无力!徒增烦忧耳!”

“二郎,明天老夫就要动身回学堂了,从此之后,老夫再也不会出山。至于光复燕云的事情,只能留给二郎了!”

范仲淹的话语中间,带着无尽的萧索,这是一位替天下人争了一辈子的老人!哪怕去六艺教书,他也是存心为国育才,一刻没有松懈。

直到此刻,范仲淹的心凉了,失望了,甚至说绝望了,他已经找不到方法,可以挽救危局。

恍惚之间,王宁安觉得范仲淹老了许多,不是外表上的,而是精气神,仿佛一下子抽空了。

疲惫,无奈,愤恨,伤感,失望,五味杂陈……看老先生衰朽失落的模样,他能不能活着回去六艺,都成了问题!

王宁安突然喉咙痒痒的,低声道:“范相公,晚生不才,我有一计,能决死一击,把大局扭转过来,只是这个办法要承担太大的风险……我拿不准主意。”

王宁安素来大胆,几乎没有什么是不敢做的。就连杀一百多岭南官吏的荒唐事,他也干了。

此刻却犹豫了,把在场的几位都吓了一跳。

范仲淹老眼含笑,看了一圈,突然说道:“你们几个都出去吧,老夫和二郎单独谈谈!”

他的话刚说完,晏殊怒道:“希文兄,你未免也小觑天下英雄了,老夫不才,我也想听听二郎的高招。”

“还有我!你们上断头台,老夫陪着!”欧阳修大声嚷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