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

“不然!贾相公,你有所不知,王宁安的船队是护送李日尊登基为王,可据船队送来的消息,王宁安失踪了几天。”

“哦?这又是为了什么?”

唐介道:“王宁安说,是他的座船遇到了风浪,偏离航向,故此耽搁了时间。”

贾昌朝笑道:“这不就是了,海上茫茫,风险很大的,王大人不辞辛劳,在海上奔波,都是为了大宋天下,光凭着臆测,就肆意污蔑,这会伤了将士的心。唐大人,如今你已经进入了政事堂,不是御史中丞了。按照我大宋的规矩,宰执和言官之间,是要避嫌的。”

唐介怒气冲冲,质问道:“莫非贾相公以为老夫徇私枉法不成?”

“并非如此!”

贾昌朝笑道:“唐大人,老夫自然信得过你,不过这人嘴两扇皮,最是恶毒不过。你看看,王大人就被扣了罪名。万一有人说唐大人和御史合作,陷害忠良,恐怕也不好吧?”

不得不说,支持老贾出任首相,实在是太英明了,这家伙的无耻程度仅次于夏竦和文彦博,一番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愣是把一个气势汹汹的唐介给顶了回去。

把唐老大人送走了,贾昌朝的脸色就变了。

他可比别人都清楚王宁安的秉性,当年那小子还刚刚出道,就敢和自己大呼小叫,胆子大的没边儿。

痛下杀手,干掉了那些败类,的确有可能。

论起罪行,杀了那帮人也不为过,可事情要是这么简单就好了,满朝文臣沸反盈天,为的就是维护祖制,维护自己的身家性命。

身为首相,贾昌朝也不能公然和所有人作对。

可问题是和王宁安撕破了脸皮,后果同样可怕。

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贾相公愣是被卡在了这里。

几天下来,京城的各种说法,到处流传,纷纷指向了王宁安,都说他胆大包天,肆意妄为,必须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