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页

打仗竟然不用花钱,反而能赚钱,这让赵祯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他仔细研究了,也看了王宁安的奏报,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要创新作战的思路。

如果向以往那样,从陆上大军压境,翻过十万大山,一道关一道关和交趾抢夺,哪怕是狄青那种名将,也赚不到钱。

从海上出击,船只能携带海量辎重,陆上消耗最少,出其不意,集中精锐,撕开一个口子,达胜之后,立刻撤兵,绝不拖泥带水,陷入鏖战……赵祯看着王宁安总结的经验,深以为然,打仗不就是扬长避短吗!

大宋有发发的海运,船只众多,为什么就不能利用起来?

窗户纸点破之后,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宋相公,富相公,根据王爱卿的奏报,他准备抵押一部分岭南的土地,然后再从交趾弄一部分军费,总而言之,他知道朕艰难,不给朝廷添麻烦。朕也希望朝中的臣子能体谅王爱卿的苦心,不要给他找麻烦,下绊子!”

赵祯随手抓起几本奏折,气哼哼道:“都是胡说八道,还猜测狄爱卿和王爱卿会造反?他们要是造反,怎么不把黄金留下来,充作军资?无中生有,捕风捉影,这就是我大宋的臣子吗?”

自从上次多嘴,让赵祯训斥之后,宋庠索性一言不发。

也幸亏如此,这一次人家又露了一个大脸!

偏偏他们这脸上,火辣辣的,真疼啊!

宋庠都开始怀疑,这老天爷是不是保佑王宁安啊,怎么他干什么都能成功?

富弼原本就是个闷油瓶,此刻更是百言百当,不如一默。

……

说了两句重话,赵祯又和颜悦色起来,毕竟过年了,这两位又是朝廷的支柱,好多事情还要他们去办,身为皇帝,也不能对自己的宰相随便呼来喝去的,丢了朝廷的脸面。

“这3万两黄金,朕不入内帑,折算成钱粮,给在京的官吏补发俸禄吧!朕不能亏待了臣子,也不能让你们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