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页

这玩意就有点像军阀混战,外国人得利一样,辽国眼下的处境,决定了他们丝毫没有抵抗能力,只能接受……

王德用和余靖仔细推演了好几遍,再也没有漏洞,王宁安的这一招,简直就是淬了毒的匕首,又刁钻,又狠辣,最妙的是,还包裹着一层好看的外衣,辽国想不接着,都不成了。

再次上谈判桌,辽国的两位使者依旧气势汹汹,可闲暇的时候,越来越多问到贸易的事情,整个人都掉进了钱眼里。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火候已经到了。

王宁安终于抛出了最后的方案,双方采取“以税易岁,平等互利”的八字方针。

辽国方面主动放弃岁币,大宋方面,在沧州以北,白沟河以南,设立新的榷场,新的榷场由双方各自派遣官吏,组成两套征税系统,针对对方的货物,开征关税。

为了方便交易清算,由宋辽共同出资,设立贸易钱庄,所有超过100贯的金流,必须经过贸易钱庄走账。

而贸易钱庄要定期向两国公布金融交易情况,并且接受两国的监督。

根据王宁安的估算,第一年,双方的贸易额就能达到两千万到三千万,辽国方面,有差不多200万贯入账。相比起宋辽的岁币,足足有四倍之多!

而且这只是第一年,按照预估,未来五年,每一年迈上一个台阶,最后有望达到惊人的一亿贯!

也就是说,关税过千万!

面对天文数字,耶律仁先和萧大祐都不淡定了,他们彻底失眠了,辗转反侧之下,耶律仁先披衣而起,接着鲸油蜡烛的光,给耶律重元写了一封密报,建议王爷一定要促成议和,只要成功了,就有一笔源源不断的收入,能够支撑耶律重元的大业,哪怕和大宋的贸易有些风险,也大可以等到夺取大位之后,再停下来也就是了。

他忙着写密报,萧大祐也没有闲着,贸易的好处显而易见,可是和大宋绑的太紧,弄得辽国失去了勇武,沉醉在富贵乡,也会软化斗志,不管如何,有利有弊,还请皇太子斟酌,并且转呈陛下御览……

两位辽国的使者都动了心,各自向上头请示。王德用也不例外,他把谈判经过详细写成了表文,另外王宁安又撰写了一份贸易钱庄的扎子,单独交给赵祯。

这两份东西送到了京城,立刻就掀起了滔天大浪。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