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包拯草草翻了几页,就呼吸急促,眼球突出,恨不得把每个字都刻在脑袋里。

“好,真是好东西!”

“包大人,反正醉翁看过也是要公布的,你要是觉得有用,就提前抄录一份吧!”

难得王宁安大方了一次,弄得包拯反倒不好意思了,心说自己是不是太过分了,总是和一个小孩子过不去,真是不像样子。

到了晚上,老包主动邀请王宁安一行和他们都住在了同一个馆驿,公孙策去抄录防疫办法。

包拯和王宁安喝茶闲谈,王宁安装作随意请教,“包大人,这么大的灾,要怎么救啊?”

“还能怎么办,老法子呗,凶岁荒年,有叛民而无叛军,朝廷要征兵。”

王宁安装成什么都不懂,疑惑道:“这次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受灾,朝廷能征多少兵?再说了,有歹人混入军中该怎么办?”

此话一出,老包意味深长一笑,“自然是先除掉一些刺头儿,让他们知道王法的厉害!见到了脑袋,也就老实了!”

王宁安听到这里,突然一惊,他终于猜到了杨家悍卒倒霉的原因了……

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

包拯说完之后,见王宁安陷入沉思,他不知道杨家的事情,自然以为王宁安心有所感。老包难得和颜悦色,道:“历代以来,我大宋朝廷最是亲民仁厚,然则大灾之下,无有完卵。几百万人遭灾,天崩地裂,山河哭泣,日月无光。以朝廷之力,断然救不了所有人,只能竭尽人事,不砍几颗脑袋,是不成的,纵然难免有冤枉,朝廷也是一片好心,为了苍生百姓,不得不……”

包黑子说到这里,突然像是被掐住了喉咙,老脸憋得紫红,愣是说不下去了。是啊,朝廷多有无可奈何之时,更遑论寻常百姓了……反躬自省,他对王宁安的成见或许从一开始就有了,这小子太奸猾,做生意狡诈,为人更狡诈,小小年纪,就会巴结皇帝,逢迎君上,要是让他长大了,那还得了!

防范压制王宁安,老包觉得理直气壮,可是此刻他动摇了,设身处地,假如自己和王宁安交换位置,自己又会如何?

王家那个处境,几乎分崩离析,不懂趋利避害,家族就要完蛋了!

换成任何人,也未必比王宁安做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