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抱大腿!”

王宁安轻轻吐出了三个字。

要说大宋朝,最壮的一条大腿,自然是皇帝陛下赵祯。

王宁安已经献上了一部《三国演义》,再给皇帝陛下送书,效果肯定锐减。而且无心插柳,效果才是最好,一旦刻意巴结,真就成了弄臣。

王宁安以老爹的名义,又写了一封扎子,这次是主要感谢陛下赐下御笔,在扎子中提到,王家有祖传的养马之术,能够选育培养出最好的战马。

在不久之前,通过一伙山贼,缴获了几匹北地马,其中有四匹种公马,如果同本地母马结合,繁育培养后代,数年之后,就能产生第一批合格的战马。

陛下不以王家卑微,钦赐御笔,王家上下,感怀于心,恨不能以一腔热血,报答皇恩。臣虽微贱小吏,却深知朝廷缺乏战马,诸军莫不如是。

军中无马,虽胜犹败,军中有马,虽败不惧。臣之先父,战死西夏,亦是缺少良驹之故。臣肩负皇恩家仇,对天盟誓,愿尽家中之财,毕生心血,为陛下养马,早日助我大宋,铁骑无双,横扫天下……

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权力

“真乃良臣义士!”

“此子狡诈多端!”

这是赵祯和包黑子对这封扎子的评价,两个人截然不同。

赵祯看到了忠心耿耿,报效朝廷的好臣子。

奏疏里面提到马和人一样,有良马遗传,也有劣马遗传。汉代曾引进汗血宝马,同本地马匹结合,繁育出庞大的汉家骑兵。

百十年后,纯种的汗血马或是老去,或许被阉割,存留世上的宝马虽然雄壮,但是因为血统不纯,继续繁衍后代,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劣马遗传,而失去汗血宝马的遗传,渐渐湮没无闻。

王宁安尽量用赵祯能看懂的语言解释了汗血宝马消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