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公孙策在后面小跑跟随,一路上包拯一句话都没说,一直回到了知州衙门的二堂,包拯一屁股坐下,呼呼喘着粗气,脸色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大人,那个王二郎不过是无知少年,他的话都是胡说八道,您不用在意的。”公孙策不停劝着。

包拯仿佛没听到他的话,而是突然说道:“那小子知道我是知州!”

公孙策愣了一下,说道:“或许吧,我去王家的时候见过他,以那小子的奸猾,应该能猜得出来。”

“既然知道老夫是知州,他怎么敢如此不客气?”

“这……或许是无知无畏吧,初生牛犊不怕虎,说的就是他这样的。”

“不对!”包拯猛地摇头,“如果《三国演义》真是此子所写,就代表他心思缜密,见识不凡。既然如此,他就是个聪明人,不是个莽夫,可是他偏偏有对老夫如此不客气……公孙先生,你以为是为何?”

“或许是恃才傲物,目中无人?”公孙策试探着说道。

“不然!”包拯用力摇头,“公孙先生,或许我们一直都错了。”

“错了?哪错了?”

包拯没急着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册账本,送到了公孙策的面前。公孙策粗略翻看,顿时就皱眉头了,原来账册上面混乱无比,有很多涂改的痕迹,他看了几页,就发现有算术错误,还不止一处。

“这,这是谁记的账?”

“王良珣!”

“啊!”公孙策失声叫道:“大人,王良珣不是读了十几年书,还算学了得,怎么连寻常的出入账都算不好了?”

包拯敲击着桌面,“算起来王良珣进入知州衙门差不多两个月了,最初老夫只当他没有在衙门干过,不懂规矩,以为历练些日子就好了。可是都两个月了,还是毫无长进。我这些天私下询问,不少人都说王良珣的坏话,老夫还当他恃才傲物,惹恼了众人。直到今日,王二郎的那一番话,老夫似有所悟啊!”

包拯皱着眉头,算起来他也入仕十年,见过了不少风雨,却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件小事上面栽了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