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页

成功的让群臣接受了自己的提议,刘辩得寸进尺,再次提出由金陵继续向南开凿运河,一条奔吴县,一条奔余杭,让江南的漕运融为一体,大幅降低运输成本。

“哈哈……这条运河是何人向陛下提议?若是能够建成,简直就是大汉的龙脉啊!”刘伯温看完沙盘,不由得大声称赞,钦佩不已。

刘辩得意地笑道:“此乃国师袁天罡向朕提议。”

“这袁道长果然胸怀经天纬地之才,得他相助胜过十万大军!”刘伯温手捧笏板,对袁天罡赞赏有加。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有了隋炀帝杨广的例子,刘辩自然会吸取教训,避免重演隋唐灭亡的覆辙。命荀彧、何珅、鲁肃、袁天罡四人组成运河建设枢密院,全权指挥运河的建设,另外由青州刺史王猛、徐州刺史张居正、扬州刺史张纮等三位地方大员担任枢密院参知,便与协调管理地方,提高建设效率。

刘辩又告诫荀彧、何珅等人,不可强迫百姓服徭役,必须给民夫发放酬金,或者以粮食、物资等相抵,最不济也要给凿河的民夫打欠条,等将来国库充盈之时偿还。

等将来运河建成,天下太平之时,就向南来北往的商旅收费,就像穿越前的高速路那样,这条大运河简直就是朝廷的摇钱树,皇帝的聚宝盆,还怕还不上百姓的工钱么!

第八百五十七章 皇帝也偷腥

陆康已经在象山下葬好几天,商鞅、姚广孝各自人尽其才,一个去了蛮荒之地教化百姓,一个坐镇白马寺组建僧兵,总算没有浪费刘辩辛辛苦苦积攒的点数。

白马寺与朝天宫建设的热火朝天,大汉儒、道、佛三家争鸣,每日前来金陵赴考的学子儒生,前来参拜白马寺的僧侣,前来拜谒朝天宫的道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金陵城的人口继续攀升,目前已经突破了五十万,商贾云集,各路豪杰纷至沓来。大街小巷熙熙攘攘,商铺鳞次栉比,秦淮河畔桨声烛影,东汉治下逐渐有了盛世的模样,比起十年之前黄巾动乱时期,乃至桓、灵在位时期,判若云泥,不可同日而语。

在刘辩的统治下,东汉全境推行免费教育,百姓们逐渐开化,人口素质大幅提高。在李白、陈琳、吴道子、王璨等文豪的带领下,大汉诗歌成风,涌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

在徐光启的带领下,农部不断研发出新的粮食品种,在各地根据土壤与气候推广适宜的粮食种类,并且提倡利用人畜的粪便种庄稼,使得各地的粮食产量节节走高,比起十年之前提高了三到五倍。

近年来东汉各地稻粟满仓,供应一百二十万大军多线作战,依旧应付自如,甚至还能够挤出多余的粮食,招揽益州或者中原的难民。整个大汉风调雨顺,欣欣向荣。

医部由步骘掌舵,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四大神医辅佐,构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医疗组织。并在各地设立了医术培训馆,培养出了许多高素质的医匠,在东汉治下济世行医,大幅降低了百姓的死亡率,并且使得新生婴儿成活率翻倍增长。尽管东汉连年征战,战死沙场的将士不计其数,但东汉治下的人口却依然呈现增长态势。

比起学部、农部、医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表现,何珅率领的工部也不遑多让。近年来总计修建了三千八百里驰道,让荆州、扬州、青州、徐州等地高速贯通,大幅提升了交通效率,使得汉军将士减轻了征途疲劳,提高了行军速度,使得粮草辎重的补给更加及时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