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0页

柴绍长叹一声:“秦王所虑,实在是高出我等甚多,只是末将还有一事不解,既然是决战,为何还要让梁实去西高地的缺水之处扎营呢,马谡当年就是这样失了街亭的,如果我军直接出营列阵决战,是不是效果更好些?”

李世民摇了摇头:“宗罗喉是宿将,良将,老成持重,他是不会在全军军心浮动的时候开战的,这时候我军出阵,他多半是坚守不出,就象第一次浅水原合战一样,我军若强攻大营,则高墌城和陇州薛仁杲的精骑会抄击我军侧后,重演上次的战果。这是我军极力需要避免的。”

“而梁实率部在高地扎营,这是死地,绝地,本不具备扎营条件,但可以做出制造投石机强攻敌大营的模样,宗罗喉看我军高地营里兵少,又缺水源,就出兵围之,我军虽身陷死地,但是人人皆知秦军暴虐,投降也会被残杀,是故从将到兵,人人死战,秦军久攻不下,就会打出火气,逐次增兵,直到把其大半步骑主力拉出大营,决战的时机就成熟了!”

梁实用力地点了点头:“秦王殿下真是神了,你说的跟弟兄们的想法,完全一样啊。”

李世民微微一笑:“于是我军在北营留下了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和中军营地的柴绍部队,以监视敌高墌城的出击部队,而主力步骑则列阵而出,由于敌军主力尽出,五六万人难以一下子缩回大营,所以只能和我军决战。我军虽然战力稍逊,但足以相持,消耗敌军的锐气。”

庞玉笑道:“秦王殿下,你可真是用兵狠啊,有好几次,本将这里真的是顶不住了,若不是柴绍和平阳公主带兵前来救援,只怕已经给宗罗喉冲进来了,你也真的是沉得住气。”

李世民摇了摇头:“就算你的中军给突破,浅水原上仍然是混战局面,落日之前分不出胜负,而且本帅一直留着玄甲军这个战略棋子,就是最关键的时候用的,这个时候,不是要打垮宗罗喉,而是要把薛仁杲给赶进高墌城!”

众将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李世民的眼中光芒闪闪:“是的,你们没有听错,这回我要消灭的不是浅水原上的这十万秦军主力,或者是攻下高墌城,而是要彻底消灭西秦,永绝西方后患。”

第2414章 致胜之道(二)

李世民的表情坚毅,语气平和中透出了一股子不可阻挡的气势,他的声音在帐内回荡着,每个将校都竖着耳朵倾听:“如果孤不能在这次直接干死薛仁杲,他就会象个牛皮癣一样,连接羌胡部落,在陇右四处抄掠。”

“我军想要完全平定他,起码要好几年,这就会错失东出中原的河北的良机。”

“现在王世充已经打败了李密,如果给他几年时间稳定中原,我们想再出潼关,可就难上加难了!”

庞玉身边的李大亮长出了一口气:“原来您是这样想的,佩服,佩服啊,我们只想着应付当面的秦军,哪敢想着一战灭掉整个西秦呢?”

这李大亮自从上次被瓦岗俘虏之后,给李密放了后,就跑回了关中老家,李渊建立唐朝后,他思前想后,还是前去投效。

由于他家也是世袭将门子弟,很快就得到了一个右武候将军的职务,跟着右武候大将军,也是他的老上级庞玉一起,这回的战斗,李大亮带着中军亲卫部队,象石墙一样守住了最后的一道防线,防住了秦军一波波惊涛骇浪般的攻击,论功之时,论为头等。

李世民笑道:“这也是临行前父皇的意思,光打败秦军并不难,但陇右地广人稀,如果敌军首领跑了,那想要剿灭,可能三五年都不能平定,所以我就一定没有出动玄甲骑兵,直到薛仁杲出来在战场时,我才下令突击,这就是攻击的时机,敌军全线崩溃,败兵冲散薛仁杲的骑兵,让他根本无法收拾残军,也不可能组织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