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页

魏征心领神会,看了王世充一眼,长长一揖:“属下明白!”

并州南部,绛郡,右骁卫云定兴大营。

云定兴已经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将了,他本是能工巧匠出身,靠先后把女儿云昭训送给杨勇和杨广两任太子而得以进身,加上与宇文述交好,把那左武卫骁果军的铠甲,设计得如云霞一样灿烂,让杨广心花怒放,从而谋得了这个右骁卫将军的职务,几年来杨广的大军在外征战,而云定兴却一直是率军驻守并州南部,控制黄河渡口,向北可支援并州,向西可直入关中,向南则可渡过黄河拱卫东都,不可谓不是腹心要地。

只是现在的云定兴,却是眉头深锁,这一身将袍大铠穿在他的五短身材上,虽然已经是特制的小号,但仍然显得很别扭,一点军人的勇武雄壮也看不出,没办法,作为一个倿幸的工匠,再怎么打扮,也显不出那种军人刀头舔血,雄武豪迈的气质的,尤其是和站在他面前的李世民对比,更是如此。

云定兴停下了脚步,咬了咬牙,沉声道:“李千牛,唐国公真的要我率军北上勤王吗?可是圣上曾经有令,本帅的部队,只有他的亲命才能调动,其他任何人,包括唐国公,都无权调动的!这次,恕难从命。”

李世民神色平静,说道:“刚才陛下的传令信使也宣读了圣谕,要各地的守官和将军们即刻放下平叛之事,遣精兵北上勤王,就算云将军不听父帅的号令,这陛下的圣谕,总该遵守的吧。”

云定兴沉声道:“本帅将会马上召集将校们合议,只是大军要开拔,各地的驻军要收拢,粮草要调配好,不能打无准备之战,这都需要时间,唐国公要本帅马上就开拔,三天内就要赶到太原,恕难从命!”

第1743章 虚张声势

李世民微微一笑:“云将军可能误会了,父帅的意思,不是说云将军要全军开拔,三天后全部赶到太原,而是要云将军先行率军出发,三天内到太原与父帅会合,然后再谈其他的事。”

云定兴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什么意思?你父帅要我带先头部队出发到太原吗?他的命令里可没有这样提吧。再说了,你父帅正是因为兵力不足,才要本帅率军去会合,一起出发,现在本帅这里可以马上行动的只有绛州城的七千兵马,若是本帅只带这七千兵马前往太原,那也是杯水车薪,没有作用啊。”

云定兴这说的倒也是实情,他手下的部队,多半是散在各处,要一下子集合起来,也不容易,虽然他畏惧突厥,想找借口拖延个十天八天再上路,但要他这三万人三天内就到太原,也确实不现实。

李世民点了点头,平静地说道:“云将军,其实不必如此的,我等出战,未必是要作战,只是要勤王,勤王勤王嘛,只要声势足够大,就能走到吓走敌军的效果,倒也未必要打打杀杀。”

云定兴的眉头一皱:“李千牛说得太轻巧了吧,圣驾被围雁门,我们并州驻军是离突厥人最近的地方,勤王也是最早去的部队,连令尊在太原,手下随时有几万雄兵可以调动,这都不敢行动,我这七千人,又能起什么作用呢。”

李世民微微一笑,说道:“这第一嘛,勤王是一种态度,圣驾现在雁门,给几十万突厥大军围攻,我们这里离雁门最近,总要有所行动才是,我父帅已经下令,三天之后,无论云将军的部队是否赶到会合,他都要北上勤王,这次派卑职来通知云将军,就是想要和云将军一起救驾,一旦救出圣上,那就一定是首功,反之,若是按兵不动,或者是拖延时日,让陛下知道了,以后陛下脱出重围,肯定也会秋后算账的。”

云定兴的眼皮剧烈地跳了跳,他一直担心的就是这事,杨广有多记仇,宇文述是有多翻脸不认人,他是深有体会的,一旦杨广真的能躲过此劫,那事后一定会严惩不来勤王的各路守将,自己在晋南之地,手握重兵,又被李渊派使者前来催促,到时候肯定逃不过责罚。

云定兴咬了咬牙,沉声道:“本帅知道这些事情,不需要李千牛来提醒,只是现在本帅实在是无法一下子收拢各地部队,唐国公的三万太原守军,长年剿匪,可以随时拉出来,但本帅的部队散在整个并州南部,又怎么可能一下子出动呢?如果本帅只出动七千人,让突厥人看到了,还会以为我们没有什么实力,随便来个几万军队就把我们给吃掉了,援军一灭,那陛下在雁门也无法坚持啊。”